多家深圳A股龙头企业筹备赴港二次发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07-21 07: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港股掀起投资热潮,截至上周五收盘,恒生指数年内涨幅逾23%,活跃的南下资金借道港股通涌入,显著提升了市场估值。在充盈流动性的支撑下,内地企业赴港IPO热度升温,深圳不少A股龙头制造业上市公司纷纷筹备港股二次发行。

记者梳理深圳企业披露的赴港上市公告发现,“海外业务发展”“国际化品牌形象”等成为高频词。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引入更多的国际投资者,这些深企期望进一步扩大全球化布局,增强竞争实力。

赴港发行助力拓展海外市场

7月12日,深企云天励飞披露了筹划发行H股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告,旨在通过“A+H”股两地布局,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AI赛道竞争激烈,研发经费投入巨大,云天励飞急需启动新一轮跨市场融资深度布局人工智能。

当前,越来越多的深圳A股龙头公司选择二次上市,选定港股为新的融资目的地。

今年以来,深圳已有至少东鹏饮料、江波龙、广和通、峰岹科技、兆威机电、立讯精密、欣旺达、云天励飞等8家企业公布了H股发行计划,赴港上市意愿较去年明显升温。

观察这些企业的财报,不乏经营稳健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作为中国功能饮料龙头,东鹏饮料2024年营收158.39亿元,3年间连续大增,总市值突破1500亿元,账上货币资金超55亿元。虽然不差钱,但东鹏饮料海外市场占比依然较低,港股发行有助于提升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度,为品牌出海拓宽道路。

H股发行不仅是上市公司出海的“敲门砖”,也是深度参与国际化的新兴制造业企业的迫切需求。从2024年海外营收情况看,江波龙实现124亿元,占比71%;广和通实现50亿元,占比60%;欣旺达实现234亿元,占比41%。港股上市将为这些企业吸引更多境外资金创造便利。

加速企业经营发展,A+H股的布局也将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近日,总市值超2800亿元的“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启动赴港二次上市的计划。“港股发行上市有助于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力量,深化与客户在数据中心领域核心产品上的技术协同开发,加速产品迭代升级。”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优化股东结构增强竞争力

A股上市公司掀起赴港上市潮,这是市场与政策共振所形成的结果。

上半年,港股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超过7300亿港元,达到去年全年90%,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在活跃的市场流动性支撑下,港股迎来IPO大丰收。据德勤统计,上半年,港交所以40只新股、1021亿港元融资额成为全球融资排名第一的交易所。

“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申请上市程序,及更理想的估值、更佳的市场流动性及资金承接能力,这些因素形成合力提升了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彭金勇说。

从政策层面看,2024年以来,“A+H”利好不断。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便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同年10月,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发布联合声明,其中就提出针对符合资格的A股公司推出快速审批时间表。

便利的上市渠道提升了港股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科技含量高、基本面稳健增长的深企迎来发行良机。

金融机构分析,科技型企业选择赴港二次上市,对增强竞争实力具有战略性意义。华泰证券表示,在港二次上市有利于优化股东结构,上市公司能够接触到对收入增速要求更多样化的全球投资者,有助于引入更多长期的战略性投资者。同时,有利于企业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拓展国际客户,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秦天 审读 王雯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