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的战鼓7月13日将在深圳正式擂响。作为东道主,深圳早已做好万全准备。7月12日,记者走进赛事举办场地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探营,所见之处,从场馆设施到人员筹备,皆展现出这座城市迎接国际大赛的饱满姿态。
场馆焕新待开赛,细节之处显匠心
踏入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记者立刻被一片明净开阔的景象所吸引,市花簕杜鹃的深紫主色调从主赛场延伸至四周看台,赛事氛围已然拉满。
据了解,本次赛事将在主馆和副馆同时进行,主馆承办包括中国女篮在内的8支队伍的A级别比赛,共设有固定座位1.6万个;副馆则承接另外8支队伍的B级别比赛,配备2400个座位,且内建热身馆及训练场,能完美满足赛事热身与多场比赛同步开展的需求,让运动员们的热身与赛场拼搏实现无缝衔接。
记者在主馆内看到,灯光设备正处于最后调试阶段,工作人员专注地铺设着管线,啦啦队队员踩着动感节拍在场地内进行带妆彩排,整个现场忙碌而有序。值得一提的是,该体育馆是国内首个同时具备 “开合屋盖” 与 “可折叠移动式斗屏” 系统的大型综合体育馆,馆内采用伸缩座椅及低区看台设计,并贴心设置了无障碍座位及陪护席,功能房配置齐全,其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及场地运营能力均达到承接世界顶级篮球赛事的标准。市体育产业集团赛演培训部部长、市体育中心副总经理刘彤表示:“场地筹备方面的工作,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们根据各方需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参赛队伍服务保障和亚洲杯赛事整体保障上,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志愿队伍严培训,青春力量展风采
大赛在即,体育馆现场已经呈现繁忙景象。756名穿着统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这里接受岗前培训,他们分别来自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深圳党史宣讲志愿服务总队。本次赛事志愿服务总领队、中国志愿服务高级培训师、市志愿宣讲团讲师彭旦在培训中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赛事基本情况、岗位职责与纪律要求,并进行了礼仪规范与急救知识的培训。她强调:“志愿服务需要担当和爱。志愿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深圳的文明风貌。期待大家在赛会期间展现出专业的服务水准和真诚的热情,共同助力赛事圆满成功。”
记者从培训现场了解到,这支志愿者团队经过严格选拔,由348名全程服务志愿者和408名轮换志愿者组成,其中113名志愿者具备流利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为来自各地的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和观众提供无障碍服务。第二次参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小冯告诉记者:“去年我在这里服务了羽毛球大师赛。这次女篮亚洲杯再次落户深圳,充分展现了我们城市的实力和魅力。能再次参与其中,我倍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展现深圳志愿者的风采。”
赛事服务全到位,人文关怀暖人心
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员的专业筹备,赛事的各项服务细节也彰显着深圳作为东道主的用心。
在主场馆一楼新闻发布中心,亚洲杯冠军奖杯与赛事官方周边产品同步亮相,成为展现赛事文化的重要窗口。记者看到,冠军金杯上镌刻的历届夺冠国家名称中,“China” 字样达到12次,无声诉说着中国女篮的辉煌历史,让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更加充满期待。而展台上那些以赛事主题紫色打造的篮球玩偶,融合了各参赛国的特色元素,尤其是代表中国队的熊猫 “外衣” 玩偶,憨态可掬,不仅是极具纪念意义的周边产品,更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球迷的文化纽带。
此外,深圳在筹备过程中始终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馆内专门设置的无障碍座位及陪护席,充分考虑到了特殊群体的观赛需求,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便捷、舒适地享受赛事。功能房的齐全配置,从运动员休息区到媒体工作间,都按照国际顶级赛事标准进行规划和布置,确保不同群体在赛事期间都能获得周到的服务。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深圳为女篮亚洲杯做好充分准备的生动体现,让这座城市不仅为赛事提供了专业的竞技舞台,更营造了温暖、包容的赛事氛围。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