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深圳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剧场温暖涌动,“致敬身边的平凡英雄”——2025“深・爱”公益影像周分享会在此举行。作为拥有12年积淀的中国公益映像节的全新延续,本届影像周以“小屏大爱”为年度主题,汇聚全国超700项公益影像佳作。现场揭晓多项年度最佳作品,业界大咖与影片主创深度分享,为深圳这座“爱心之城”再添温暖力量。
深圳市关爱办常务副主任、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陈迅,奥斯卡金像奖评委、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获得者杨紫烨,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李辉,佳兆业深圳集团总裁助理吴振鸣等领导嘉宾与影片主创、爱心企业代表超百人共赴此次盛会。

焕新升级,“小屏大爱”打破公益传播边界
“这一路,迎接我们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崭新的故事。”来自活动先导片的这句台词,标志着2025“深・爱”公益影像周将以全新姿态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回溯12年历程,中国公益映像节秉承“用影像传播公益,让公益融入生活”的理念,以“看见爱,看见未来”为主题,累计汇聚全球超7000部公益影像作品。迈入第13个年头,中国公益映像节焕新升级为2025“深・爱”公益影像周。在保留原作品单元的基础上,联动今年年初启动的“寻找身边的平凡英雄”短视频征集活动,增设“手机创作”“AI创作”“寻找身边的平凡英雄”三大年度单元,以“小屏”为载体传递“大爱”,链接公益传播链条的“最后一厘米”。
据悉,本次分享会由市文明办指导,市关爱办主办,深圳市手机摄影协会、佳兆业文体科技集团协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社承办,市摄影家协会、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联合支持举办。作为主办方代表,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陈建中在致辞中表示,方寸屏幕间蕴含大爱无疆。“我们希望通过公益影像周,塑造好‘平凡英雄’这个公益IP,让更多人看见深圳的公益力量,也让中国的公益精神,通过影像走向世界。”
平凡力量,超700项作品发出公益强音
本届影像周共征集超700项公益影像作品,含视频类600余项,平面类近100项。在主办方发起的网络点赞活动中,累计近20万人次观看点赞参选作品。多部佳作凭借深刻的主题、细腻的叙事脱颖而出,成为公益精神的生动载体。
终评审小组代表杨紫烨在现场分享评审感受时说:“今年的三大年度单元主题值得关注,许多创作者都开始使用手机抓拍。尤其是‘寻找身边的平凡英雄’这个主题,可以与手机拍摄更好地连接,让拍摄更加简易,让记录随时发生。AI的运用,也可以更好地助力拍摄,利用好这个工具的同时,必须保有真心、耐心与热情,这正是公益影像的初心所在。”
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选送的《海上大熊猫》,以法国籍研究员阿加莎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湛江市政府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实践。其展现出的跨国籍、跨领域的“公益群像”,让影片成功斩获“金蝴蝶”奖。影片编导许建云于现场分享:“希望通过这个影片让更多人了解湛江、有机会走进湛江,也更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现场还揭晓最佳纪录片、最佳公益广告等多项奖项,深圳市儿童医院选送的《医院ICU的门口,有道选择题》,讲述骨肉瘤患者琪琪与妈妈的故事,传递安宁养护理念,获“最佳纪录片”;《是告别,是遇见》《繁星》分获“人气最佳作品”“最佳微电影”,并于现场分享创作心得。另有5家单位与个人获 “行业推动贡献单位 / 个人”,10 家单位获“最佳组织单位”。

特别单元,“小屏创作”激活大众公益热情
本届影像周首次设立“手机创作”年度特别单元,是影像周致力推动公益影像大众化、社会文明向暖而行的创意之举。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工程建设咨询分公司选送的《我在草原捡了个娃》凭借动人的故事斩获该单元“最佳作品”。
影片聚焦“东西帮扶”背景下,咨询员孙建设远赴草原建设时与留守儿童巴图之间的温暖羁绊。据主创团队介绍,2016年至2025年,上海市电力公司已有80名员工投身帮扶工作。正如陈建中所言,手机可成“小话筒”,AI能成“新工具”“小屏创作”能真正实现公益传播的零门槛、零距离。
于“寻找身边的平凡英雄”年度单元中涌现的优秀创作者们也分享了对“平凡英雄”的感悟:“公益不是少数人的壮举,应是每个人的日常选择。当越来越多人愿意记录善意、传播善意,城市就会更有温度。我们将继续用镜头捕捉身边的美好,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圆桌论道,共话公益影像未来路径
分享会现场,“小屏大爱”圆桌沙龙成为全场高潮。“他们守护边疆,我们守护他们的眼睛”,纪录片《我在喀什修眼睛》以温暖的公益影像拉开了沙龙的序幕。
陈建中、杨紫烨、郭云霞、李辉四位嘉宾与主创代表们圆桌论道,围绕《从工具到语言——公益影像创作的边界拓展与价值重塑》《小屏光影叙事——从“记录工具”进化为“创作平台”》《平凡英雄——城市温度与公益影像的社会责任》三大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公益影像发展建言献策。
杨紫烨认为,手机拍摄为公益影像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而AI能跨越时间、空间,助力创作者更好地表达公益主题。“未来,我们要在善用技术的同时,坚守公益影像的初心。”

热度持续,公益展映让爱不断传递
随着分享会圆满落幕,公益的热度仍在不断延续。10月26日晚,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剧场与中心书城南区将同步开展本届与往届影片公益展映;10月31日下午,光明区玉塘文体中心也将向市民免费开放观影。
2025“深・爱”公益影像周分享会不仅是对优秀公益影像作品和创作者的肯定,更是对平凡英雄的致敬,为深圳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动能。未来,期待更多人加入公益影像创作和公益事业,让平凡英雄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让城市因影像更温暖,因公益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