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携新作《大河源》在深圳龙华图书馆与市民读者一同开启一场关于文明起源、自然生态与民族记忆的深度对谈。
《大河源》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当代文学巨匠阿来多次行走于青海黄河源区,他将关于自然、历史与生命的沉思,凝结成这一本厚重的新作。
分享会上,阿来以“行走”揭晓了《大河源》的创作背景:基于2005年参与青藏铁路沿线采访的经历,他亲眼见证了青藏铁路建设中面临的冻土处理、藏羚羊迁徙通道预留等科学难题,由此发现传统人文视角已难以回应现实挑战。“我在中国广大西部、大荒之野上的漫游,为了解广阔地理,同时,也如上溯黄河一样,想要洞穿历史。”
活动现场设置的互动环节中,当读者问到以往作品如《尘埃落定》与新作《大河源》之间的叙事关系问题时,阿来表示前者以人文、历史视角记录社会现状;后者则采用科学视角重构对山河的认知,是创作理念的进一步延伸。
阿来告诉记者,“认识几十种岩石、上百种植物,才能真正写好生态;了解图书分类原则,才能写活图书管理员。”阿来认为文学家的困难在于书写的对象不一样,因此写每一本书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掌握所需要书写对象的知识。
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阿来用他的文字与讲述,带领大家完成了一次从黄河源头到心灵深处的回溯。我们也希望通过开展这类高品质阅读活动,为市民提供与文学、思想直接对话的平台。而龙华图书馆,正是这场文化远行中一个温暖而重要的驿站。”
(本文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