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 “深圳特区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课题组走进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围绕基层人大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深圳)联合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为国内顶级高校聚焦基层民主实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注入鲜活样本。
调研中,由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深圳)执行院长丁松泉教授带队,课题组实地考察了龙田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深入了解人大展厅、网上联络站、代表议事厅等阵地建设情况,现场观看 “粤当家” 网上联络站、中心联络站(人大代表之家)网站操作演示,直观感受基层人大数字化履职新场景。在详细听取街道人大工委关于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及创新实践的介绍后,课题组重点关注了驻点四级人大代表履职经典案例,尤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全程介入式监督、“人大 +” 多方联动监督等特色工作展开深入了解。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基层人大工作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课题组聚焦坪山区及龙田街道在加强县乡人大工作、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党建引领人大履职等六大方向的实践成果与创新举措,与坪山区人大常委会、龙田街道相关负责人展开互动交流。
针对课题组提出的“人大+”多方联动监督制度创新来源、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差异、人大监督重点等问题,坪山区人大以及龙田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结合 “2023 年‘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收回国有储备土地40万平方米” 等典型案例,系统阐释基层人大在整合监督力量、破解治理难题、回应群众关切中的实践路径,分享 “依托‘家 - 站 - 点’三级履职网络,推动解决常规渠道难化解问题” 的实践经验。
课题组对龙田街道基层人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龙田人大”的制度创新为“深圳特区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家表示,龙田街道在基层民主实践中展现的“有为、有力、有效”特质,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逻辑,其探索经验不仅丰富了人大制度理论研究,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层样板”。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