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境旅客年度通关量从几百万人次到2.52亿人次,每年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数量从几十万车次增长至1162.7万车次,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大关,深圳机场外贸货邮年吞吐量超96万吨……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来,深圳口岸进出境客流、车流、物流实现几何级大幅增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枢纽要道”。
深圳口岸赓续特区精神,锐意改革开放,为全国口岸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提供了“深圳样板”。如今,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深圳口岸紧跟国家战略所需和城市发展所向,充分发挥“口岸城市”优势,持续向着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高质量发展前行。
客货通关量屡创新高 见证创新之城的国际化蝶变
8月26日,“深圳口岸文化嘉年华”活动在罗湖口岸举行。大厅内人流如织,旅客们或停下脚步驻足倾听,或通过沉浸式科技体验与实地历史感悟,回顾深圳口岸的发展历程。
这背后,是深圳口岸的变迁与蝶变,更是一座创新之城的国际化蝶变。
与香港一桥之隔的罗湖口岸是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地标”,百年罗湖桥曾是内地通往香港的“第一通道”。在这里,一代代口岸人勇担使命、服务大局。
深圳口岸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刷新人们的出行体验。今年以来,深圳口岸旅客通关量持续增长,8月份以来更是频频刷新单日客流量历史纪录。8月16日,深圳口岸出入境旅客近109万人次,刷新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8月23日超107万人次,这已是2025年第八次单日破百万。出入境双向活跃,深港两地“双向奔赴”持续升温。
在政策创新与基础设施优化的叠加利好下,深圳口岸客货流量结构呈现多元增长格局。2024年,内地居民通关量超7782万人次、港澳台居民超1.56亿人次、外国人超55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8.3%、48.4%、89.3%。2024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338万标箱,同比增长11.7%,稳居全球第四位。2024年,深圳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达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港口货物、汽车海运、港口LNG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
深圳口岸前行的每一步,都与深圳的发展、祖国的兴盛密不可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圳口岸数量持续扩容、规模不断跃升,从早期“客行罗湖、车走文锦渡、供港物资上铁路”的基础功能布局,如今已坐拥16个国家一类口岸,形成海、陆、空、铁全方位全覆盖的口岸开放格局。
持续扩大外国“朋友圈” 助力打造国际旅游城
在深圳国际机场的入境大厅,爱尔兰的凯莱赫·马克一家,体验到入境的“丝滑”和舒适。像这样与家人、朋友结伴来旅游的外国游客,在深圳机场越来越常见。今年1-7月经深圳出入境外国人共388.92万人次,同比2024年上升38.16%。
为进一步方便外国旅客来深,今年4月深圳机场口岸试运行外国人入境卡电子快速填报系统,护照放在证件阅读机上就会自动填写。深圳机场口岸和蛇口港口岸均设有240小时过境免签专用通道和区域。同时,深圳湾口岸、深圳机场口岸设立有专门服务外籍人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一站解决移动支付、交通出行和文旅打卡景点的所有疑问。截至8月26日,两个中心已接待服务出入境旅客近4.3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员约7500人次。
深圳口岸的通关服务更加精准细致。7月26日,蛇口邮轮母港启用全国首个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实现外籍游客不持签证即可完成国际邮轮转乘中转的功能。市口岸办推动蛇口邮轮母港获批扩大开放,增加了直升机出入境功能,打造全国首个“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
“十四五”以来,深圳重点加快航空口岸优化布局,推动深圳机场实施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落地,启用国际中转区,大幅提升通关中转时效,机场的国际枢纽能力正在不断攀升。
口岸功能布局优化 打造“智慧口岸”
8月26日,是莲塘口岸启用5周年的日子。5年来,这座深港“最年轻”陆路口岸进出境车辆353.4万辆次,日均通关车辆由最初的148辆次上涨至1750辆次。众多知名企业选择在此享受“一站式”通关服务,让优质商品畅达大湾区、辐射全球。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团慕名而来,“人车直达”香港各个网红打卡点。莲塘口岸持续释放“客货双枢纽”效能,推动东部交通“大动脉”功能优势加速凸显,为跨境贸易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深圳市口岸办落实深港跨界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总体安排,逐步疏解沙头角口岸、皇岗口岸货运功能,强化深圳湾口岸、莲塘口岸货运通行能力,提升陆路口岸集疏运体系整体效能。同时,动态调整海港码头功能,推进“海空港畅流计划”改革落地,进行软硬件系统改造升级,提高口岸物流及场地周转效率。
目前,市口岸办正在以数字化转型提高口岸治理能力,体系化推进深圳智慧口岸建设。建立口岸数据制度,规范数据开发和使用标准,定期对数据任务进行运维管理。开展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群体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制定完善政策举措,促进深港两地双向奔赴、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建设智慧口岸一体化服务平台,深化实施“AI+口岸”和“数据要素×口岸”的应用场景建设,逐步实现口岸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4月19日,全国首个24小时通关运作“智慧化、远程化”的国际货站在深圳机场正式运行。该通关模式运作以来,出口货物通关时长仅为9.6分钟,货物周转效率提升45%。该模式能提升周转效率,满足跨境电商、生鲜产品等货物高时效性运输需求,并支持精密仪器、医药温控货物等高附加值货运业务拓展全球订单,实现湾区外贸货物“最快全球次日达”的高效物流服务。
口岸营商环境优化 深港“双向奔赴”
香港居民来深圳尝美食、逛商场、看演唱会,深圳居民到香港看展览、登山徒步、观光旅游……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港两地居民“串门”互动越加密切,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活力迸发。
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口岸办牵头线上线下征求意见建议,每年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围绕热点难点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搭建政府与企业“一对一”政策答疑平台。口岸各单位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口岸通关时效,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改革试点,上线“直装直提”模块,大湾区企业在线申请、业务办理更加便捷。
深港口岸联络机制不断深化。深圳市口岸办联合香港保安局连年举办深港口岸友谊赛事,增强深港口岸部门在政策协同、通关协调、规划建设、数字转型、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基层实践经验。
45年勇立潮头,特区再启新征程。深圳市口岸办将锚定“五型口岸”发展目标,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枢纽,着力推动深圳口岸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0:44#读特小记者问大记者# 每年的11月8日,当寻常的日子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我们迎来了记者节。 记者是时代的守望者。在各处,他们用笔和镜头传递真相,为无声者发声,守护社会公义。这份职业的背后,是彻夜的灯火、无畏的坚守。 在今天,我们向每一位精益求精的新闻人致敬。在信息纷杂的时代,他们的专业与坚守,是穿透迷雾的灯塔。 愿记录者被时代温柔以待,愿笔尖永葆真实,愿每一份真诚的追问,都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