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深圳经济特区扬帆启航时,只有两名技术员——一位拖拉机维修员、一位兽医。而今,这座从改革浪潮中走来的城市,已成长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坐标,汇聚起世界顶尖的科研人才,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
从生命科学到纳米科技,从数学运算到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批最强大脑接连落地,一座座创新平台拔地而起。深圳,正用实际行动和日新月异的创新图景,回应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时代命题,书写着从“技术沙漠”到“创新高地”的转变史。
群星闪耀:顶尖人才纷至沓来
当代科技高地的崛起,离不开顶尖科学家的加盟。2022年,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回国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这一举动成为无数科研工作者眼中的“风向标”。不到三年时间,深圳医学科学院已由最初仅有一名PI(独立科研负责人)发展为人才密集、设备先进的综合型科研平台。
顶尖学者之所以选择深圳,看重的不仅是这里快速搭建的大科学装置和宽松开放的科研环境,更在于深圳那种鼓励原创、支持长期投入、敢于“闯无人区”的创新精神。
“我们不是为了追热点而做科研,是要坚持‘行胜于言’。”颜宁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这一理念,也正是这一理念,与深圳这座“行动派城市”形成了天然的共鸣。
颜宁强调道,深圳医学科学院力求打通前沿科学与成果转化的障碍,把生命科学、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融为一体,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要做到立足深圳、带动湾区、辐射全国、打出国际影响力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颜宁在近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已经搭好了一个平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根扎好,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双轮驱动:合力绘就星辰大海
顶尖人才选择城市,城市也在为人才打造“有根的土壤”。在深圳,科学家们不再只是“个体英雄”,而是融入系统构建、平台驱动的创新生态中,推动城市创新“群体跃升”。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在“十四五”期间,这片9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布设了一批涵盖数学、物质、生命等科学轴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脑解析与脑模拟平台、P3实验室等一批重器相继落地。
平台不仅为科学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创新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深圳湾实验室正探索“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工程技术”三位一体的人才结构,现有科研团队百余个,在职1000多人,全职900多人,科研技术人员占93%,高层次人才100多位,学生600多人。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如今,一句口号,深入人心。深圳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的开放姿态,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700万大关,其中技能人才规模达406万,留学归国人才超过22万,高层次人才突破2.6万,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榜首,连续多年稳居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榜首。
深圳还孕育了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3000多个创新载体,超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
厚植沃土:原始创新引擎强劲
深圳的科研人才聚集不仅来自“引进”,更得益于本地高校体系的持续壮大与科研能力的稳步提升。高校是“最强大脑”的“富矿”,在深圳尤其如此。
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深圳入选人数再创新高。其中深圳大学243人、南方科技大学193人,有媒体报道,这两校入选人数超过了部分985高校。南科大朱健康教授更位列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成为深圳高校科研能力“高峰”的代表之一。
学科水平同步“增质”。根据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深圳大学有39个学科上榜,南科大则有31个。其中纳米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跻身世界前50。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高校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聚才引智的结果。
同时,深圳还在机制上推进“集群式协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推动9所重点高校组成“X9高校院所联盟”,打破壁垒,实现课程互选、师资互聘、资源共建。这种高度开放、协同的模式,也为顶尖科研人才提供了多维度的发展路径。
最强大脑的持续云集,正助力这座城市“前端发力”,提高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在下一个五年、十年,深圳将持续推进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双引擎”,不断拓展“科技之城”的深度与广度。而每一位扎根于此的科学家,都将在这片热土上,继续拓荒、耕耘、创新,把“星辰大海”的愿景写入现实。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徐雅乔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这个知识你知道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