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者说: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 | 人文天地·新阅读

岳思平
08-24 10: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八路军史》 岳思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5年1月版

再过十天,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进步、和平与人类正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正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孕育了驰骋敌后、鏖战华北的八路军!

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自小到大、由弱到强,浴血奋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厮杀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壮举,犹如一座巍然屹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朽的历史丰碑。八路军的历史,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是一段战胜人间磨难和天险禁区的血色征程,是一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主旋律的教科书。

《八路军史》一书,以作战和建军为主线,兼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建设和群众工作,把东方主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八路军抗战与全国抗战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概括了部队发展的历史阶段,介绍了各个发展阶段的指导方针、作战历程、主要特征和辉煌业绩。 该书是全国第一部将八路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叙述和概括的,填补了重大军事历史题材的一个空白。本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1937年7月至11月),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第二章(1937年11月至1938年10月),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第三章(1938年10月至1940年底),八路军发展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华北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重要战场;第四章(1941年至1943年),战胜严重困难,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第五章(1944年至1945年9月),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坚决执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包括民兵、自卫队(自卫军)的人民武装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英勇战斗,打击日本侵略者,成为抗日战争的一支生力军。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同时在战略和战役、战斗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发挥了战略支队的作用。在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与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共同抗击了58%-75%的关内侵华日军和90%-100%的伪军, 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从1937年9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共作战近10万次,以伤亡34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880余人,旅职以上干部140余人)的代价,消灭日伪军125万余人,占关内人民军队歼敌总数的73%,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

《八路军史》的创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努力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大量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为支柱,同时吸收多年来自身和党史、军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自1995年出版以来,再版达10余次。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经过精心修改,力争使这部再现历史本来面貌的信史质量再上一个台阶,以献给广大读者,共襄盛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岳思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