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者言:县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 人文天地·新阅读

杨华
01-19 07: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大国县治》 杨华 著 东方出版社 2024年8月版

2018年开始,我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县乡治理和县乡教育研究,参与了两个研究分队的调研和讨论。由于没有前期的阅读和经验,我们像过去农村调查一样不带主题、 不带问题、不带理论,空着脑袋进到了县乡治理的经验现场,一切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按照访谈对象的职务、经历及其熟悉的情况开展访谈,能了解到什么就了解什么,并对调查到的大部分现象进行大胆思考、讨论和提炼。

调研结束后,我在短时间内将思考变成随笔,以记录、 理解和积累经验。随笔撰写不受文体限制,也无需查阅文献资料,关键是要在经验内部提问题,现象之间找关联。调研多了,掌握的情况多了,思考就丰富了,每一次调研都囊括了以往经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前面的调研都有所推进,逐渐地就有了对县乡治理或深或浅的理解。

我每年有不低于三个月的时间在县乡调研,到2021 年年初,不知不觉积累了百余篇县乡治理随笔。经贺雪峰教授提醒、督促和推荐,先编撰《大国县治》一书,给了东方出版社;下半年再编撰《县乡中国》一书,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县乡中国》于2022年4月先期出版,影响还溢出了学界。这是始料未及的。

我们的调研是开放的,对县乡治理的经验积累较为总体和全面,囊括了人事、财政、权力、事务、政策、体制、机制、组织、机构等内容。《县乡中国》集中讨论的是政策在县域制定、转化、落地的场景及其机理,《大国县治》更多的则是呈现县域治理体制内部运行的实态,剖析其机制和逻辑。对县域治理体制及其运行的理解是理解县域治理、政策过程的前提。本书聚焦体制运行,尝试把规则一点一滴地去探索、 揭示,并总结它的一般规律。

当然,由于刚开始进入县乡体制调研,观察和思考不可避免地还很窄很浅很零碎,对规律和机制的把握还很粗糙,经验中的许多重要现象和问题还不能学术化和学理化。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我们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调研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经验积累的不断丰富,我们对县乡治理体制的理解会有质的飞跃。

县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它的理解需要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县乡治理,加入县乡治理的研究中来。因此,本书的出版不是设计的结果,而是研究过程的产物。同样的,这本书与之前的研究一样,亦属于一部集体学术研究的产物。

(作者:杨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