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在各级部门支持下,携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及专业社工团队,以可持续的“卫社联动”模式为核心,从辖区8个街道中精选15个社区,打造“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健康服务圈”,以这种“抱团控糖”的新模式,邀请居民患者解锁“控糖主理人”新身份,做自己血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近一成居民面临“甜蜜威胁”
当“甜蜜的负担”愈发沉重,单纯依赖药物治疗、靠反复劝说改变生活方式的“被动式”糖尿病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居民对主动健康的需求。
南山慢病院专家指出,作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长期控制不佳会累及血管、眼睛、肾脏、足部等多个关键器官,诱发严重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居高不下,更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如今,这一“隐形健康杀手”正威胁着南山区近一成居民的健康。
按照健康中国行动制定的相关目标,到2030年实现“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60%、基层规范管理率70%”。为此,南山区创新推出“糖友互助圈”,为患者搭建起“专业指导+温暖陪伴”的双重支持体系——“糖友”们不仅能获得社康医生的医学指导,还能得到社工的温暖陪伴。
“抱团控糖”的基础雄厚
2024年的“南山实践”已交出亮眼答卷:在区慢病院、社康、社工和各社会机构的紧密协作下,南山区超八成居民能准确识别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并发症。关键指标更是全面提升:
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从70.4%显著提升至89.9%;
自我管理行为改善达标率从67.0%达到75.7%;
血糖控制率从72.5%提升至78.3%;
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从6.9%降低至6.6%。
关键健康指标的改善,印证了“抱团控糖”的初步成功。今年,通过“医生+社工”的双专业引擎,辅助激发“糖友”提升自我管理的热情与水平,促进每一位“糖友”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
15家社康开放报名通道等你来
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加入小组的“糖友”,将开启一场“知识+技能”双提升的健康之旅:既是科学控糖方法的“实操课堂”,如饮食搭配、运动指导、血糖监测技巧等;也是“糖友”间分享经验、互诉心声的“温暖朋友圈”,大家可以交流控糖路上的困惑,分享成功的小窍门,在互助中增强信心。
此外,每位参与的“糖友”还将获得两大“健康帮手”:一是《糖友自我管理记录表》,方便记录每日血糖及用餐情况等,对自身健康状况及时掌握;二是“糖尿病并发症防护工具包”,包含实用防护用品与风险预警指南,助力大家主动预防并发症。
目前,南山区15个社区的指定社康中心已正式开放咨询报名通道,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可前往就近社康了解详情,加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大家庭,让南山成为“主动管理、快乐控糖”健康生活新高地。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李斌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