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一个普通工作日,一辆载满货物的货车从广州驶向深圳。23岁的梅州青年凌胡顺坐在副驾驶,紧盯着窗外,心中满是对这座奇迹之城的期待。当车子驶近深圳黄田国际机场(现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两个大字映入眼帘,他与这座城市二十余年的故事就此开启。
凌胡顺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初到深圳
感觉有些恍惚
“以前我们老家把去深圳的人叫作‘国产华侨’。”凌胡顺1999年中专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像许多同乡一样,走出粤东北山区到珠三角闯荡。
起初,凌胡顺被分配到东莞一家工厂,在流水线上工作。大约一年后,凌胡顺觉得机械重复劳动学到的东西有限。得知一位同学在广州一家港资物流公司工作后,他想多学点东西,便由此进入了物流行业,开始接触敦豪、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三大国际快递的代理业务。
2001年,公司业务扩展至深圳,凌胡顺主动请缨前往。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凌胡顺坐上了公司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来到深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副驾驶座上的凌胡顺望着窗外,想象着深南大道的繁华景象。
“前面就是深圳了。”司机的一句话将凌胡顺的思绪拉回现实。车窗外是随风摇曳的野草,铁皮房搭建的物流公司零星散布其间,这就是“国际物流村”的初代模样。眼前的景象让凌胡顺有些恍惚,“这里真是深圳吗?”直到车子驶近黄田国际机场,硕大的“深圳”二字映入眼帘,凌胡顺才确定自己来到深圳了。也就是这一年,黄田机场更名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同事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有事能一起商量,很亲和。”深圳的包容氛围和开放气质很快就让凌胡顺找到了归属感。从手写单证、搬货的操作员做起,凌胡顺很快晋升主管,收入也一点点提高,更重要的是,身边聚集了一群年轻有活力的伙伴。
“公司附近有几家大排档,下班也没有其他娱乐消遣的地方,我们就常往那里去消夜。”凌胡顺和同事们下班最常去的就是公司附近的机场商业街,那段青春岁月还历历在目,只是商业街的主人现在已经变成一家家货运公司。
积累人脉
创办物流公司
在物流行业打拼了十余年,凌胡顺积累了一些客户与同行资源,也在深圳安家落户,有了孩子。家庭责任渐重,凌胡顺心头那份创业念头越发强烈。一次交谈中,一位行业前辈的建议,促使凌胡顺迈出创业步伐。
一代国际物流最早的仓库。受访者供图
2015年11月,深圳市一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团队只有8个人。为了节省开支,凌胡顺租用创始股东的仓库一角。办公地点就在福永街道家具村背后的半山腰上,因为位置较偏,凌胡顺每天都需要爬坡上高速路桥底才到公司。
“第一代意味着开拓创造。”凌胡顺费了不少心思在公司的名字上,他说,“一代”表层意思指的是行业术语“一级代理”,象征顶级资源;深层意思则是对创业精神的致敬。
2016年,一代国际物流华强北分点开业。受访者供图
“第一天开门,客户连价格表都没看,就把货送来了。”靠着凌胡顺在行业里攒下的十多年信用与人脉,公司挂牌一个月就正式出货,一年便实现盈利。凌胡顺坦言,自己是幸运的创业者。
虽然生意不错,但凌胡顺不满足于此,总想着再折腾点新玩意。在经营物流公司的同时,凌胡顺一直都在关注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因为跨境物流单量的激增,在宝安福永扎堆的物流公司也在慢慢转型,“国际物流村”的名声也愈发响亮。
2017年,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智能物流、跨境仓储等专业化服务成为主流。这一年,凌胡顺决定入局,把公司主营业务转向跨境电商物流新赛道。
收货、包机、清关、尾程派送……从单纯代理转向全链路运营,每个环节都得深度把控,业务变得复杂了许多,但是凌胡顺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困难事,遇到难题了就想办法解决。慢慢地,公司的业务量也就跟着涨了起来,进入了扩张期。在随后的6年中,公司的厂房仓库搬了4次,面积也越搬越大。
2021年,一代国际物流搬到如今的现代国际物流园,自持仓库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在独栋的厂房仓库里,楼上办公,楼下货运,传输带时时高频运转,每天大概有10万单货物从这里启运,发往世界各地。
继续做好
跨境物流“守夜人”
如今的一代国际物流,已从当年铁皮房里的代理小公司发展为年均产值约20亿元的集团企业,旗下还拥有5家子公司,业务从华南延伸至全球。一代国际物流的成长像一面镜子,映着深圳4000多家跨境物流企业的影子。
凌胡顺(左)与员工讨论订单情况 。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回望来时路,除了深圳这片让创业者能闯能试的沃土,凌胡顺总说,最难忘的是跨境物流圈里的抱团劲儿,“大家互相搭把手,在良性竞争里共同发展,把行业做扎实。”凌胡顺如是说。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物流公司夹在客户与航空公司、物流巨头中间,利润空间一点点被挤薄,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成为头等大事。凌胡顺拉着同行物流企业,一起办起了自主品牌“3PE”国际快递。随着第一条美国线开通,货物从深圳起飞,5个工作日就能送到大洋彼岸的客户手中。眼下,已经有十多家出海品牌企业认可并选择了这个品牌。对凌胡顺来说,感觉像是又一次站在了创业起点上。
“跨境电商每年复合增长迅猛,深圳在这条赛道上始终跑在前列。”凌胡顺感慨,自己的成长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个人的发展历程中,时代红利、赛道选择与务实奋斗缺一不可。
二十多年前初到深圳第一站,凌胡顺没站上梦想里的深南大道。这些年来,他早已记不清在深南大道跑过多少趟。“货物随着车流日夜不停,我们就像路灯把这条路照亮。”深南大道还是凌胡顺心中深圳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就是道边的路灯,在物流行当里站着,也打算一直这么站下去。
从机场周边的荒草丛中创业,到如今拥有2万平方米的仓库;从“国产华侨”的漂泊,倒成了扎根深圳的物流老将,凌胡顺如此评价他奋斗了20多年的深圳:“这座城市给肯拼敢拼的人留着光,这道光长明不熄。”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