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都烙印“同心”“同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一百天启动仪式亮点纷呈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吴蕾 吴孟菲 郑铭/文 何龙 赖犁/图
08-03 08:5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莲花山畔,清风激荡着热望。8月2日晚,“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 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盛大揭幕。以体育为名,粤港澳三地首次并肩托举全国最高规格 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在倒计时百日的重要节点,历史性的“同心圆”郑重落笔。

龙舟点睛,舞动长桨扬帆起航

仪式开场,鼓点如雷,《方少年》昂扬的旋律中,启动仪式序章——龙舟舞磅礴开启。舞者化身龙舟健儿,手持长桨,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次“划桨”都饱含力量。点睛口诀念出时,全场屏息:“一点龙睛,湾区同心;二点天庭,全运同行;三点龙鼻,全民全运;四点龙角,体育强国。”传统仪式感与现代生命力交融,桨影翻飞如龙舟破浪,恰似湾区三地齐心划动时代巨舟。

舞台切换,科技之光紧随传统之韵。主屏幕星环流转,人屏互动舞惊艳亮相。舞者与屏幕影像精妙配合,腾挪跳跃间,光影随乒乓球扣杀、女排拦网、轮椅篮球变向等赛事经典动作变幻。人与屏一体,虚与实相生,体育精神以想象力具象呈现,“科技+体育”盛宴初露锋芒。

龙舟舞。

同心同行,三地携手共襄盛举

随着仪式推进,十五运会核心标识依次展示。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三朵花瓣交叠旋转成同心礼花,寓意大湾区交融互通;奖牌“同心跃”以港珠澳大桥同心结为图腾,象征三地团结;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传递团圆和美。

主屏幕展示会徽演化视频,三色花瓣化为吉祥物头顶水滴;侧屏呈现粤港澳地标,强化融合主题。礼仪服装、颁奖音乐等设计,诠释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昭示全民共享的盛会属性。

全场期待中,两台AMR机器人承载火种灯与火种盆驶入,环绕牡丹花装置,科技与圣火交融,寓意大湾区以创新为引擎奔赴全运。

共迎盛会。

歌声嘹亮,唱响湾区情感共鸣

仪式后半段,志愿者与备赛人员庄严宣言:“我们准备好了!”随后,《彩云追月》悠扬流淌,《东方之珠》唱出深情回响,《七子之歌》引发全场共鸣。三首承载三地记忆的歌曲交汇,最终化作粤港澳歌手共唱的《我和我的祖国》,是湾区儿女的告白,更是三地同心的体育宣言。

裁判员服装。

大湾区共绘发展“同心圆”

从龙舟奋楫到科技圣火,从歌声共鸣到标识凝聚,仪式每一刻都烙印“同心”“同行”。

体育盛事将带动大湾区旅游、科技等产业发展,成为展示科创成果、制造业实力的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更将加速三地“软联通”,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为湾区融合积累经验。

这同心圆,是珠江拥抱港澳与珠三角的地理之圆,是三地优势互补的发展之圆,更是崇尚拼搏、热爱祖国的精神之圆。当圣火燃起、健儿拼搏、万众瞩目时,这片土地书写的,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壮丽诗篇。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礼仪服装。

颁奖礼服

马面裙为核心载体

这件以马面裙为核心载体的颁奖礼服,设计灵感来源于粤绣牡丹一枝独秀。裙身选取了国花牡丹,既有传统东方神韵,又融入现代审美,盛开的姿态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开放包容的大国胸怀。裙身上精湛的三蓝绣工艺等元素,则象征着大湾区三地和谐繁荣、开放包容、生态文明的特色。

裙身上的牡丹花图案一枝独秀的设计强调了牡丹花的美丽与独特,也隐喻了运动员在全运会上的卓越表现。从裙摆延伸的牡丹花图案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使得整体视觉效果平衡且富有层次感。

颁奖礼服整体颜色以粉色为主,象征着希望、青春和活力。单一色彩深浅渐变的应用让服装整体更显时尚和高级,给人一种流动和变化的美感。

颁奖音乐

融入《彩云追月》元素

颁奖音乐由广州体育学院音乐教师团队精心打造。该系列作品以岭南经典名曲《彩云追月》为文化锚点与音乐元素,通过现代化大交响式的创作演绎,使用“解构—重组—升华”三部曲创作法,构建“古典意蕴、当代气韵、湾区气象”三位一体的音乐叙事体系,打造兼具国际视野、地域特色与全运会理念的颁奖音乐范式。

颁奖音乐由国家交响乐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们演奏,其中三声浑厚的钟声则采自粤港澳三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敲钟祈福的习俗,三地钟声把“祈福”转化为“为运动员祝福”的现代诠释。当三地钟声在乐章中交融,寓意粤港澳同心为运动员敲响祝福之钟,这是湾区人民对全国体育盛会的集体致敬。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吴蕾 吴孟菲 郑铭/文 何龙 赖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