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大“追光”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龙川登云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深圳特区记者 姚卓文 通讯员 付少堂
07-24 17: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这个夏天,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的古墙、稻田与云端,跃动着青春的亮色。日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应用外语学院“追光”乡村振兴实践团,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登云镇,以专业为基、热情为笔,圆满完成文化墙绘、新媒体推广、直播助农三大任务,为乡村注入青春动能。

文化上墙:古村焕发新容颜

实践团深挖登云文化基因,聚焦叶卓故居的红色精神、蓝关亭与革命纪念碑的历史文脉,以及特色产业航空丝苗米。他们将调研所得转化为创意,顶着酷暑,在乡村墙面上精心绘制系列主题墙绘:革命英烈形象庄严肃穆,古祠风貌跃然重现,金色稻浪展现科技兴农。斑斓色彩不仅美化了村容,更成为凝聚村民自豪感、吸引游客的文化新地标。“画活了我们的历史和骄傲!”村民叶伯看着焕然一新的墙面由衷赞叹。

云端出圈:新媒体引爆登云魅力

如何让深闺美景广为人知?实践团化身“云端推广大使”,发挥新媒体专长。他们穿梭于青山绿水、古祠农舍,拍摄制作10余条高质量短视频,全方位展示登云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与特色农产品。作品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同步发布,精准运营下,全网播放量近10万次,#寻味登云、#古韵登云等话题引发热议。

同时,团队成功开展三场主题直播:“探秘古村落”带网友云游文昌宫、韩公祠;“走进航空丝苗米基地”科普高品质稻米,展示现代农业;“青春视角看登云”分享实践感悟。主播们热情互动,直播有效带动了农产品咨询与民宿关注度,将登云魅力强力推送至广阔网络空间。

稻田砺志:躬身实践悟农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团成员们脱下“宣传员”身份,深入航空丝苗米稻田,在农户指导下亲身体验收割。烈日下挥镰刀、打稻谷,汗水浸透衣衫,泥泞裹满裤腿。这堂“稻田里的思政课”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增进了对农业、农村的理解与尊重。“才真正懂了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珍贵。”队员彭同学感慨。劳动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田埂上的畅谈碰撞出思维火花。

双向赋能:青春接力促振兴

短短实践期,“追光”团成果丰硕。文化墙绘提升乡村颜值与文化自信;新媒体矩阵(短视频+直播)实现近10万次曝光,显著提升登云知名度与影响力,为文旅农发展引流奠基;青春活力激发村民发展信心。

通过实践活动将应用外语、新媒体运营等课堂知识应用于真实场景,专业技能得到实战检验;深入乡村、下田劳动,深化国情认知,厚植乡土情怀;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锤炼意志品质与团队精神。“我们不仅是‘追光’者,更要成为照亮乡村的光。”队长吴同学道出心声。

实践虽结束,影响在延续。校地已初步达成共建“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意向,未来将有更多深信息学子接力“追光”,用智慧与汗水共绘登云振兴新图景。青春之光,正点亮乡村未来之路。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记者 姚卓文 通讯员 付少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