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迎十五运 精彩在东莞|助力赛事有爱无“碍”,东莞为残特奥会志愿者集中“充电”

东莞+ 张雨倩
07-12 20:37
摘要

为即将到来的赛事注入温暖力量。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到来,东莞将承接多个比赛项目。为打造高质量、无障碍的赛事服务环境,7月12日,一场面向230名赛会志愿者的专业助残服务培训在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举行。此次培训由市残联联合团市委精心组织,聚焦提升志愿者服务残疾人的核心技能,为即将到来的赛事注入温暖力量。

▲手语培训

此次残特奥会,东莞共承接3个项目,分别为篮球(聋人女子)、举重以及大众三人制聋人篮球,其中,大众三人制聋人篮球将于7月17日-20日在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举行。针对赛事特点,本次培训以手语为主,辅之以其他助残知识、科技应用和医疗辅助,内容系统且实用。

▲手语培训

在手语培训中,资深手语老师、东莞市聋人协会副会长钟雪松带领志愿者们系统学习了汉语手指字母表、数字表及常用符号等手语基础知识,并紧贴赛事场景示范了一些常用词汇和常用句子,涵盖基础交流、赛事专用词汇以及紧急情况用语等。课程特别强调手语不仅是手势,更是“视觉语言”,并传授了与聋人朋友沟通时的注意事项。来自东莞市残联的工作人员还为志愿者讲解了视障相关知识与服务禁忌,志愿者通过角色扮演,反复练习了各种手语和接触、抓握、站位、随行等标准动作和协作方法。

科技助残是此次培训的最大亮点。现场,vivo无障碍团队成员李柯男为志愿者们介绍了“手语翻译官”App的应用。这是一款集成了实时语音转文字、文字播报等功能的专业App,支持跨安卓平台使用,通过AI端侧技术实现离线语音识别(无需网络即可完成面对面沟通),并内置粤语、苗语、四川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转文字与文字播报功能,可有效解决听障群体在嘈杂环境、网络不稳定场景下的沟通难题。在即将到来的大众三人制聋人篮球赛中,该App将正式亮相,现场配备志愿者引导,邀请听障朋友现场体验“方言对话”“无声交流”等场景,直观感受技术带来的便利。

▲“手语翻译官”App讲解

“通过培训,我体会到了残疾人的不易,也学到了很多专业的助残知识,对我的个人成长很有帮助。”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大二学生陈同学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参与助残志愿服务,希望接下来把学到的专业技能运用到残特奥会的比赛服务中,助力赛事取得圆满成功。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此次残特奥会中,除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东莞还设置了残疾人志愿服务岗位,8名残疾人志愿者将在康帝酒店和会展酒店负责咨询及引导,为有需要的残疾人运动员提供派发辅具爱心包暖心服务。

▲志愿者练习手语

此次集中培训是东莞赛区全力备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重要一环。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技能传授与科技工具的引入,志愿者队伍的服务专业性得到显著提升。而残疾人志愿者的加入,更为整个赛事服务注入了理解与共鸣的温度。当7月17日首场清脆的篮球赛哨音在东莞响起,这支经过专业淬炼、满怀热忱的志愿者队伍,将共同为所有参赛者铺就一条顺畅、温暖、充满尊重的赛事通道。

(作者:张雨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