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店、民宿等住宿场所偷拍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类事件具有隐蔽性强、责任界定复杂等特点,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
为有效应对酒店偷拍问题,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明确了旅馆的主体责任。新修订《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旅馆确保客房内没有安装偷窥、偷拍、窃听等设备,新规已于2025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那么,《规定》对于治理酒店偷拍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酒店内遭遇偷拍,旅客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呢?
非酒店安装的摄像头
酒店是否就能“置身事外”?
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旅客因在酒店内被偷拍而引发的纠纷。
据媒体报道,2024年8月,有旅客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酒店入住时,发现空调通风管内有一个正对着床的摄像头。旅客要求酒店给出处理方案,酒店却仅愿意提供几张住房代金券作为补偿,双方因此不欢而散。于是,旅客便给酒店打了差评,并将遭遇曝光至网上。
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不久之后,该旅客却接到了一份民事起诉状。酒店员工认为其发表的差评以及附带的照片、视频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将她诉至法院,要求删除手机内拍摄的以及发表在网上相关的照片、视频,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等。
2024年9月,一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在拍摄相关视频的过程中,该博主还遭到了民宿业主等人的围殴。随后,警方介入调查,将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对涉嫌扰乱公共秩序的民宿业主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2023年10月,在江苏连云港市某酒店,一名住客在房间内发现摄像头后向酒店讨要说法,但酒店却称摄像头是客人自己为实施敲诈勒索而安装的,事后双方都报了警,当地警方介入调查。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在上述三起事件中,旅客在旅馆房间内发现了偷拍摄像头,而旅馆方面认为摄像头并非其安装,与己无关,甚至因此与旅客发生冲突。那么在法律上,旅馆等住宿场所是否可以声称对偷拍摄像头不知情而“置身事外”呢?
此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解释,对于偷拍行为中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首先,偷拍设备的安装者难辞其咎,偷拍者作为直接侵害人,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其次,涉事民宿与酒店也不能“置身事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因此,酒店需要在能力限度内尽可能采取防范、制止偷拍行为的措施。
广东新规出台严格规定酒店责任
律师支招:遇到偷拍如何维权?
新修订的《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旅馆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护旅客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旅客个人信息和视频监控等信息;旅馆应当确保客房内没有安装偷窥、偷拍、窃听等设备。
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肖力超律师认为,《规定》填补了此前在旅馆业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进一步明确了旅馆在保护住客隐私方面的主体责任,有助于促使旅馆经营者加强内部管理,在旅馆内部建立行之有效的防偷拍、防隐私泄露的管理机制。《规定》的出台,为全国推行旅馆防偷拍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肖力超律师提醒,旅客在出行住宿时,若在酒店房间发现隐藏摄像头,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及时固定证据。可以对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记录摄像头的位置、外观及周围环境,以便为后续调查提供证据。完成证据固定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并追究偷拍者的法律责任,偷拍行为人可能因为其侵权或者违法行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旅客可以要求酒店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如退还房费、提供补偿或赔偿损失等。如果酒店拒绝承担责任或解决方案不合理,旅客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旅游监管部门等渠道进行投诉和维权。旅客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偷拍摄像头安装责任人、酒店以及相关网络平台,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损失。
《读特普法》是由读特新闻客户端打造的一档法律科普栏目。本栏目中,我们将定期邀请深圳律师协会注册资深律师作为嘉宾,为公众深入剖析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