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AI人工智能时代,各行各业将诞生怎样的新业态?北京大学大湾区校友创业大赛给出了答案——1月12日下午,作为“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发起成立40周年庆典暨大湾区校友创业大赛总决赛”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北京大学大湾区校友创赛总决赛在深圳大学城拉开帷幕。
该赛事在北京大学校友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指导下,由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主办,同时,广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北京大学珠海校友会联合主办,还得到了松禾资本、分享投资、稳正资产、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40年薪火相传,深圳北大校友会成为北大校友的心灵港湾、事业桥梁。”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白文涛表示,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北大人积极投身城市建设的各行各业,用智慧与汗水诠释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在深圳北大校友会成立40周年之际,推出该项赛事不仅给北大校友提供了一个项目展示、交流、融资的创业平台,更为北大校友融入大湾区、更好地推动与服务大湾区科技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多维链接的枢纽。
该赛事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大湾区众多校友参加,收到逾百项创业项目报名。同年11月完成线上初赛评审;21个科技创新类、13个消费服务类项目闯入半决赛;10个项目晋级总决赛,在路演答辩中分享了行业最新创新成果,以及人工智能赋能各个行业所创生的全新应用场景和崭新商业模式,并与评委进行了深度互动。
据粗略统计,北京大学在深校友已超过3万人,在各行各业深度参与着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决赛现场,司普AI核保员、机器人电子皮肤、津渡生科GeneLLM多组学医学诊断大模型、AI驱动的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开发、课游记AI教育内容生成引擎、感知导航套件、CT/MRI孔径内实时图像引导微创穿刺手术机器人、迪唯内容电商生态、“爱校宝”平台、通过红人网络助力中小品牌全球化增长的AI分销平台等10个创新创业项目逐一登场,全面展示了“AI+”与高端制造、生物医疗、出海电商、教育公益和乡村振兴等融合创生的前沿科技变革和社会消费趋势。
“新质生产力不能停留在实验室,而是要应用在产业端。”津渡生科COO周天尧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介绍,作为一家致力于将AI技术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构建组学数据大模型底座,服务科研与产业用户的一站式生物科学研究平台,其“GeneLLM多组学医学诊断大模型”在阿尔兹海默症、六种癌症、非酒精性肝炎、早产等疾病诊断应用中,显示出远超同类产品的优异诊断准确性。
司普科技CEO张振广也展示了其创新成果,“司普AI核保员”已成功实现全球首个使用AI进行核保的商用案例,该产品以10%的成本、30倍效率以及95%的准确率,打破传统核保的技术瓶颈,推动保险行业步入AI时代。
“通过红人网络助力中小品牌全球化增长的AI分销平台”项目创始人孙靖昆介绍,该项目将目光瞄准中国品牌出海增长点,期待在AI多模态选品架构下,通过“AI+CPS”,将红人、品牌和消费者的利益结合,建立一个共生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真实性、参与度与盈利能力共存共赢的品牌全球化增长新方式。另一参赛项目,“迪唯内容电商生态”则立足于解决跨境电商痛点及产能需求错位,以全流程AI化,助力制造业柔性化升级。
“我们的产品以教材为基础,能帮学生生成专属课本,以千人千面的方式实现个性化定制学习。”“课游记”CEO李春带领团队瞄准“AI教育内容生成引擎”,为基础教育学生群体,打造了一个自主、高效、轻松的学习方式。
“爱校宝”平台创始人汤敏则在教育中看到了公益模式的新可能,他提出,“广大校友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回馈曾经就读的中小学,而这也是县域中小学的新希望。”他期待在AI助力下,以“爱校宝”平台搭建广大校友与乡镇母校之间的善循环,推动公益救助走向社会互助下的自救自助。
在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发起成立40周年庆典上,创赛总决赛赛果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AI驱动的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开发》项目荣获一等奖,《机器人电子皮肤》《CT/MRI内径内实时图像引导微创穿刺手术机器人》荣获二等奖,《课游记AI教育内容生成引擎》《司普AI核保员》《津渡生科Gene LLM多组学医学诊断大模型》荣获三等奖。
据创赛组委会透露,获奖项目将获得丰富资源支持,包括创业投资机构对接、企业行业对接和校友投资基金等。此外,比赛还特别为港澳校友参赛项目和企业提供了行业交流、企业参访等线下交流活动的机会。在本次比赛的推动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与英中贸易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合作,加强了大湾区的联动,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