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下最火的行业,几乎没人能绕得开AI(人工智能)。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专注智能制造应用领域的AI科技企业,深受投资人的青睐,它就是思谋科技。据相关信息显示,思谋科技成立18个月内即完成四轮融资,成为智能制造领域最快跻身独角兽行列的科技企业。
作为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小勇率领着一支由博士组成的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军团”,通过自主研发智能工业平台、智能传感器、智能一体化设备以及打造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思谋科技乘着“智能制造”领域的浪潮,一路披荆斩棘。今年4月底,思谋科技成功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榜单,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博士创业者勇闯工业大模型“高原区”
仅看沈小勇的学习经历,很容易把他当成一个技术型专家。
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博士毕业后,沈小勇先到了腾讯优图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任X-Lab研发总体负责人。仅用两年,他就获得三次技术突破奖,并成功研发视频理解推荐系统和工业检测平台,打造多个社交、娱乐等方面的业界领先方案,引领并推动多个to-B AI产业应用标杆项目落地。
从一名单纯的科研工作者到需要发现市场的科技创业者,沈小勇表示,自己创业初心其实很简单,“在我之前的工厂调研经历中,我时常目睹一线工人做着大量重复性且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的工作任务。我就在想,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的计算机视觉AI技术,是否有可能为这些工人的工作环境带来实质性的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准备,沈小勇带着这个想法于2019年和他的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一起创立了思谋科技。
有了“锤子”,“钉子”在哪呢?对大模型落地工业,业界一直有个形象的比喻——把大模型在消费端的落地比作“平原战”,而把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落地比作“山地战”和“高原战”。
如何创新性打开应用市场,成为横亘在沈小勇及其团队创业路上的第一道难关。“创业就像是一场长征,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拥有客户的认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走得长远。”沈小勇回忆称。一次次上门拜访,一场场展会推介……成为他们初创期的日常写照。幸运的是,在一张“捡漏”订单中,他们迎来与世界级企业“牵手”的契机。
为工业制造装上“火眼金睛”“智慧大脑”
德国有一家全球知名的精密光学仪器制造企业,其光学镜片产品备受好评。然而,这家公司在开发一项光学镜片隐形二维码识别方案时,曾面临一定的难题。沈小勇带领团队主动找到这家企业,凭借出色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光学设计打造出解决方案,并成为国内首个突破该技术的公司,成功拿下订单。
“该设备具体的技术原理是什么,我们其实不知道,就好比我们知道终点,但不确定应该走哪条路。”沈小勇回忆,当时他们召集了AI视觉、大数据工艺分析、深度学习等多种数字技术领域的相关同事,一边由市场同事负责与该企业做应用化沟通,另一边技术人员对工艺和算法不断攻关。在内外紧密配合下,设计出能够智能定位识别及读取不同度数的镜片上的隐形二维码设备,顺利完成交付,该企业也自此与他们开展稳定合作。
此后,思谋科技自主研发出了SMore ViMo智能工业平台,为空客、博世、佳能等全球逾百家行业头部企业的数百条生产线装上“智慧大脑”。在智能硬件方面,思谋科技开发了一系列标准化智能传感器产品,给企业、工厂的产品质检工作安上了“火眼金睛”。
凭借一步一脚印的扎实技术,思谋科技发展飞速,团队人数从最初仅仅几人逐渐拓展到近千人。同时,他们的软硬件产品持续渗透至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精密制造、汽车、食品等多个行业的生产现场,为提升生产效率和推进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思谋科技一家从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转变为服务全球近300家头部企业的AI独角兽,持续向全球市场递出“中国智造”名片。
打造AI+智能制造的“百年老店”
纵观思谋科技的创业之路,与深港融合发展的趋势紧密相连。“我们的创业团队成员主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在腾讯工作的经验,所以创业的时候,深圳是首选。”沈小勇提到,深圳在政府服务、人才密度、创业氛围等方面,都是最适合创业的。
此外,思谋科技在初期发展阶段,得益于政府补助、团队成员的个税优惠以及深圳天使母基金的支持,为公司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自创立之初,我们就立下目标,希望成为一家引领科技、服务全球的全场景智能公司,在达成这样的目标后,希望我们能继续‘做久’,成为一家AI+的‘百年老店’。”
当前,深圳市的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根据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圳市已发布的AI+场景应用共计41个,并表示今年还将新增10个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场景应用。谈及思谋科技的未来,沈小勇反复强调,公司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包括“做成”“做大”“做强”以及“做久”,接下来,将与深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虽然路还很长,但他与思谋,乐在其中。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