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圳低空经济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全面建设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2024年,深圳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建成各类型起降设施483个、建成5G基站8万个、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新增通感基站67座,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持续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领跑者,飞出“新高度”。
创新赋能厚积薄发,强劲动力铿锵向前。在此,让我们一起回看2024年深圳“低空高飞”的优秀航线图。
一、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正式实施
2024年2月1日起实施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创新提出建立产业发展和低空飞行协同机制,对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域协同管理、低空飞行服务等方面予以规范,为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组建全国首家城市级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低空经济领域相关政府机构、头部企业、科研机构等专家组成。2024年我市头部企业、研究机构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共18项。印发《低空经济领域标准框架体系指南1.0》,启动编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路划设规范》等18项低空经济地方标准。
二、争创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持续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2024年3月1日,中国民航局明确支持我市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11月5日,上级空管部门明确支持深圳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深化低空改革“放管服”,建立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分类划设管理空域,简化审批流程。经上级空管部门同意,我市组织开展全市低空空域数据收集、空域评估及划设工作,完成各区各相关单位1000余条空域数据信息的采集与校核,加快推进基于市CIM数字底座开展全市W类空域划设等工作。
三、深圳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系统与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接
2024年6月,在上级民航局指导下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行服务提供方试点工作,打通与国家UOM系统的数据链路,开展数据对接测试,推动深圳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系统与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对接。依托深圳低空产业公司组建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按照民航局低空飞行服务符合性检查清单要求,完成低空飞行服务人员岗位培训,编制形成运行手册、安全管理手册、培训手册等体系文件。
四、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发布基础设施、空域开放、集群培育等重磅计划
2024年8月2日,以“低空新质 圳在腾飞”为主题的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全面部署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发布基础设施、空域开放、集群培育等计划,为构建系统完善的产业发展机制奠定基础。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将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单列为“20+8”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提出举全市之力集聚资源,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培育。
五、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推进,基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11月5日,全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启动会召开,印发《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统筹推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落实落地,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483个。推动构建全球首个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8万个、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新增通感基站67座,基本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配置业内首个4.9Ghz 128TR通感设备和毫米波试验设备,实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时空方位的实时感知定位和数据通信。发射亚太6D卫星,实现卫星宽带网络全天候覆盖;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谋划气象监测网、数字网、赋能网等设施建设。龙岗区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一期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盐田区通航保障基地取得用地规划许可。坪山区完成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建设并正式启用。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低空试验区均完成试点方案编制和规划研究,加快打造聚焦低空体系安全的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
六、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成功设立,空天产业招商会圆满召开,产业发展集聚成势
组建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启动基金管理人遴选。推动产业政策尽快落地惠企。2024年11月15日,依托第26届高交会举办首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12月6日,在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期间举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主题招商会。目前,全市集聚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培育了大疆、道通智能、联合飞机、东部通航、中信海直、丰翼科技、美团无人机等一批龙头企业,峰飞、卓翼智能、沃兰特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深圳,形成集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基本实现“不出深圳,就能造出一架无人机”。
七、低空经济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低空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2024年度基础研究专项(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低空领域开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专设“低空经济与空天”专项并围绕无人机技术、环境感知技术等方向发布一批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计划中围绕低空关键零部件研发予以支持。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设施先导装置完成一期建设,挂牌低空装备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测试服务。
八、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系统)上线试运行,打造运行服务大脑
率先启动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SILAS系统),重点开展飞行合作目标信息实时推送、飞行冲突告警、飞行申报与“低空视界”展示系统的研发工作。目前,系统在深圳低空产业公司上线试运行,可支持接入市CIM平台及三大运营商通感基站数据,具备在数字孪生场景中监视特定区域内目标飞行物的能力,为探索开展运营提供初步的技术支撑。
九、无人机载货飞行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城市治理及商业化试点示范逐步扩大
扩展低空支线物流、末端配送新业态,2024年累计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250条(含跨城航线5条),实现无人机物流配送超77.6万架次,同比增长27%。高质量推动跨境飞行、城际飞行、联程接驳、市内通勤等空中载人业务,6月28日,在深圳北站开通“低空+轨道”联运项目,入选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2024年实现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同比增长21%。积极发展无人机集群表演,2024年全市无人机集群表演231场。“天空之城 大有可能”启幕大秀大漠大智控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打破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探索eVTOL商业试运营,2024年2月27日,成功举办峰飞航空eVTOL跨城跨湾首次飞行演示活动。加大低空应急救援场景应用力度,推动开放无人化救援创新场景,部署各类无人机应急救援平台36套。丰富低空观光新业态。累计开通低空旅游观光航线超20条,推出初见梧桐、臻美海岸等精品项目。开放低空跨境场景。2024年1月4日,蛇口港口岸扩大开放增加跨境直升机功能获批。实现电力巡线全覆盖,率先实现全国超大城市电网输电线路无人机机巢自主巡检全覆盖。
十、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地区示范性条款正式发布
公安部门成立无人机安全管控专班,开展低空安全管控阵地试点建设,主动融合低空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深穹”系统四网一平台重构升级。全年出动警力3600人次,保障无人机集群表演231场,确保全年事故“零发生”。2024年4月23日,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深圳地区)示范性条款》及附加条款,并组织财险公司实施。
(图片来源于受访单位)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读特热榜
1“馆长”直升机初体验 惊叹深圳科技与景观:台湾真该来取经
2聆听“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们是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3市民拍摄“飞鸟入灯”场景,在网络引发点赞! 一盏“鸟巢路灯”蕴藏城市生态保护巧思
4温度记 | 抓紧晾晒!好天气余额不足,雷雨暴雨即将“派送”
5今年前7月广东二手车交易量177.3万辆,同比增长7.4%
6一图读懂|学生票优惠新政出台,购票指南请收藏!
7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
8获评“圳品”2060个 | 45数说特区㊱
9郑永年团队新书《增长新引擎:世界级湾区》在2025南国书香节发布
1027岁小伙在深圳登山失联一周,搜救仍在进行|有料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