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粤产电影”《异乡来客》总制片人陈书峰:电影需要扎根于真实世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4-12-22 16:0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20日,电影《异乡来客》全国公映。

12月20日,电影《异乡来客》全国公映。

影片上映后,口碑飘红。公映前,《异乡来客》已获得多个电影节展认可,包括入围第3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竞赛单元,获得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最佳故事长片奖等十余项大奖。作为一部“广东制造”“粤产电影”,该片获得了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省级专项资金宣发扶持。电影由由梅峰担任监制,大飞编剧与执导,陈书峰任总制片人,洛桑群培、张籽沐、刘陆等共同主演。电影热映之际,记者访问了电影总制片人陈书峰。

记者:《异乡来客》上映了,对它有什么期待?

陈书峰:它在国内外一些电影节入围,拿了一些奖项,算是获得了业内的认可。

现在上映,希望也可以得到观众的喜欢。

记者:在你看来好电影的标准是?

陈书峰:这个得分文艺片和商业片来看,如果是文艺片,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基于现实主义,表达真实世界的。

当然,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塑造真实可信的世界和人物都是基础工作,但文艺片需要表达的情绪要真实且更深刻,所以会更加要求整个影片一直处于一种“可信”的状态,否则观众无法代入无法触动,电影想表达的东西自然而然和观众共情不了。

我理解的真正好的电影是需要有扎根于真实世界的活力,它像风筝的线,把故事拴在地上,不至于飘到天上。

记者:你对当下电影和长剧受到竖屏短剧的冲击有什么看法?

陈书峰:竖屏短剧的兴起其实本质上观影载体的变化,是大众看电影的载体从电脑和影院变成手机,而且当人在使用手机的场景内,他的使用节奏是碎片化的,就导致了短剧的特点是时长短,强情节。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所以题材在契合下沉市场。

记者:你觉得长内容要在短剧中杀出一条路来,面临着哪些问题?

陈书峰:长内容和短剧的竞争不是内容纬度上的竞争,是争抢观众时间的竞争,他们两个本质上不是同一个东西,一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抛去睡觉吃饭通勤上班,也没有多少自己可随意支配的自由时间在里面。

长视频和短剧又不太一样,长视频的观看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你要在一个放松而且宽裕的空间和时间才会点开,这样的机会每天每个人都是很宝贵的,同时,在这个时间内还要面对游戏等其他的手机生态竞争。

长视频如果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我觉得除了内容好之外,还要在题材上进行创新,对面对竖屏短剧的强情节,除了内容好,也只有强情节才能和强情节抢注意力。

(图片由电影片方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邓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