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在题为《人文价值再思考》的演讲中,曾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愿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个字,不但反映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一贯精神,也反映出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把智慧融入中华文明实践、丰富中华文明自身内涵、为人类文明积极发展贡献力量的善意愿望。澳门,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就是有望实现费孝通愿景的宝地。
《人居澳门:五星照耀下的莲花》 单霁翔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4年11月版
澳门地方虽然不大,也没有很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但其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和桥梁的角色已维持了好几个世纪,从未间断。今天的澳门,拥有古今同在、中西并举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累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丰富文化交流互鉴经验;缔造出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良好社会环境;构建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话语体系,这些不但成为澳门关键的软实力,也是中华文化软实力通往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真实面貌的生动侧面。
单霁翔先生长期参与国家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见证了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到为构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奠基,再由此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这一段极不简单的历程。他在国家文物局局长任内直接参与“澳门历史城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全过程;在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成功带领博物院走近社会;之后,又从提升人文素质出发,注意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以故宫博物院为起点,实现文化旅游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单霁翔先生退休后仍笔耕不断,三四年间撰写十多本著作,这本《人居澳门:五星照耀下的莲花》就是对澳门的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检阅,尤其是讲述了澳门申遗的具体经过,以及在成功申遗后澳门特区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对维护历史城区景观、彰显其突出普遍价值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获得国际社会认同的经过。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中西文化荟萃的人文优势,不但是澳门巩固其作为“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人文湾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一直以来,如何平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特色的保存,是每一座都市必须面对和处理的课题,对于身处发展转型期的澳门而言,这个课题更为突出。单霁翔先生在书中写道:“任何城市的繁荣与发展,都是以先人创造的城市特色为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城市丢失了文化特色,就是丢失了最为巨大的财富和最为珍贵的资源。因此,澳门的城市特色也是今天澳门建设与发展的科学依据,对城市特色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城市文脉的完整性,也关系到城市独特魅力的延续和传承。”
如今,“澳门历史城区”已荣列《世界遗产名录》,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也陆续被列入国家和澳门特区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被外界所认识,澳门的人文优势也在各类政策和规划文件中得到肯定。但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征途上,澳门在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仍有待研究者和关心文化发展的同仁加以发掘,从而获得应有的、更充分的评价,以提升澳门文化的能见度、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澳门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期望本书能作为其中一个切入点和关注点,让我们进一步反思澳门的城市文化特色,把这些特色贯通到澳门的未来,让我们城市的独特魅力,就如特区区旗上的莲花一样,在五星照耀下不断延续和传承下去,生生不息,闪亮人间。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温静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