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在众多的展品中,你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被宋代汝窑所吸引,“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汝窑呈淡青色,没有繁复的纹饰,清淡优雅,自然宁静,却以一种近乎于“无”的极简之美,让你瞬间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高雅。这就是宋朝的极简美学,它告诉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时候简单才是最真实的、最美好的。
山水画中,我最喜欢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上一叶扁舟,一位渔翁在独坐垂钓,渔翁身体前倾,目不斜视地盯着水中鱼饵,船上放着蓑衣斗笠,诉说着“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江上生活,除几笔水波从船底荡漾开来,背景一片空白,给人以烟波浩渺之感,营造出悠远宁静的意境。
所谓“大道至简”,艺术之美,攀升至一定高度时,也是以简为美。它摒弃了冗余与浮华,以简约、凝练取胜。这种美,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不刺眼,柔和而充满力量。
我家的客厅不大,舒适的沙发配着素净的茶几,墙上还有好几幅字画,几面墙壁没有空白,看起来很凌乱。一次读到古人云:“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我便试着将字画取下,只留下一幅朋友的题字,屋里一下敞亮了。洁白无瑕的墙面,好似舒展开的画卷等待才子挥毫,又仿佛“推窗见远山,清风吹入帘”,更多了几分雅致。
我去过苏州园林,无论园子大小,如雪的墙壁像是一块最纯净的画布,只在前面放置修竹或假山。当阳光透过翠竹,斑驳地洒在白墙上,光影交错间,原本单调的墙面就变得生动且富有层次。它们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讲述着时与空、虚与实、静与动的优雅之美。苏州园林中的白墙,虽无笔墨之痕,却写满意趣和韵味,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游人畅游其中,谈笑间物换星移,令人耳目常新,心旷神怡。
生活中,菜式以简为佳,为人处世,也是以简为美。人生在世,食不过三餐,睡不过七尺。习惯于简约之美,便会发现舒适的生活在于刚刚好的物质条件,少一分则不足,多一处便成负累。
在生活上删繁就简,在行动上悠然松弛,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拥有一个惬意安然的心灵栖息之所。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