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专家“坐诊”开出法治良方,深圳市法学会在全市设立基层服务站点71个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2024-11-29 20: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各类劳资纠纷提供便捷、就地化解的新途径

11月27日,深圳市法学会副会长、市决策咨询委委员李振河早早赶往前海。在前海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中立法律服务站,他有了一个新身份——诉讼服务志愿专家,为来访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发挥法律专家的作用,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深圳市法学会今年推进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中立法律服务站就是其一。目前,市法学会已在全市9个行政区的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基层服务站点71个,在法律机构、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设立特色站点18个。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中立法律服务站。

法律专家下沉一线“把脉问诊”

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在诉讼服务大厅挂牌设立第一巡回法庭中立法律服务站。这里几张桌椅,一张沙发,就组成一间简单的办公室,但在这里轮值驻点的法律专家可不简单。已经荣退的李振河是个“老法治”,在法治领域有着40多年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来到中立法律服务站的第一天,他就接访了一对婆媳。

刚来到法律服务站,老太太神情紧张,儿媳面无表情,手上拿着一份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李振河一问才知,她们从广州南沙赶来,老太太的儿子因为犯罪被判了刑,终审维持原判。婆媳俩怎么都不愿面对这个结果,对判决不服的她们又来到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申诉。

见婆媳俩说着一口地道方言,李振河找来服务站主任陈纹封这个懂方言的资深律师一起接访。两人把法理、司法程序等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变成接地气的“群言群语”,和婆媳俩敞开心扉聊了1个多小时。“大姐,您还是劝劝你儿子好好改造,在监狱多学点东西,争取早日释放、早日团聚。”听了李振河的建议,老太太也慢慢想通了,眉头逐渐舒展开来,说:“确实是我儿子做错了。”

今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中立法律服务站揭牌。(资料图)

在咨询登记表上,李振河把老太太反映的案情、诉求一一登记,还写下了专业建议,为后续的深入研究、联络协调做好记录。记者在咨询登记表上看到,到这里驻点的70名志愿专家轮候值班,既有专家型律师、高校教授、代表委员,也有政法经验丰富、威望高的老法官、老检察官等“五老”工作者。他们从第三方视角,今年已为80多宗案件提供法律服务。“能为深圳的法治建设贡献余热,我也很开心。”李振河说。

复杂矛盾纠纷被化解在成讼之前

“我们以‘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以第三方视角提供独立客观的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建设进程’为宗旨,借助深圳市法学会以及各学科研究会的力量,推进社会治理、普法宣教,深入开展多元解纷,推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市中立法律服务社理事长何栋民说,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中立法律服务站已成为广东省入选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的二个站点之一。

除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设立服务站外,市中立法律服务社还在龙华区调解院设立了服务站。该站点组建龙华区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队伍,吸纳涉外法治、城市更新、企业法律服务、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纠纷调解、基层治理、刑事等8大领域的40余名法律专家,定期梳理全区复杂疑难案件、重点线索,并提供专业意见。

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龙华区服务站揭牌。(资料图)

龙华两家公司因89万元的合同纠纷,昔日的合作伙伴可能要法庭相见。志愿专家葛金波拥有18年的调解经验,也熟悉龙华当地情况,收到线索后及时联系欠款方行政主管劝说:“对方起诉的话,会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这样的话你们公司对公账户会被查封,还可能涉及保全费、诉讼费,这些都对你们公司不利。”得知这些利害关系,曾经推诿扯皮的欠款方积极行动,履行分期还款义务。这起矛盾纠纷最终没有闹上法庭,化解在诉前。

专家入驻特色站点提供精准服务

今年8月初,龙岗区政务服务中心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分中心启用。这是龙岗在全市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着眼于园区法治需求,龙岗区法学会在该分中心挂牌成立基层法律服务站,探索通过智慧法治服务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据深圳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已在全市铺开,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站,目前全市共有55个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入驻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罗湖区委托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就笋岗街道混合业态建筑的局域物业管理问题出具法律咨询意见,提出平衡各业态业主利益的可行性方案;宝安区联合破产领域专家开展“执转破”改革调研,在全市率先出台“执转破”府院联动机制文件,创立区级破产管理人援助基金,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龙华区组织专家开展调研,提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争议+司法确认”全方位衔接方案,为各类劳资纠纷提供便捷、就地化解的新途径。

前海检察院、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在固戍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结合局域经济特点和法律需求,深圳市法学会还在南山荔秀服饰文化街区、罗湖东门步行街、盐田港口物流行业、坪山劳动诉求服务中心等建设特色站点,入驻首席专家提供更具针对性、精准性的专业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法治供给。今年前9个月,全市基层服务站点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达542宗。

(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务社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