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座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一个因“读写实验”而享誉全国的语文教改实验校。第25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中学报告厅内,南实集团“南书房·名师伴读”第100期特别节目正在直播——自然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受邀,与线上、线下的师生和听众,热情分享了他对祖国、对自然、对动物、对梦想的理解和真情。
作为“南书房·名师伴读”第100期特别活动,现场,南实集团发布《南书房·名师伴读(上辑、下辑)》文集,以缕缕墨香汇聚了100位名师、100本好书、100个周六、100期直播的句句箴言。活动还为100位“伴读名师”进行了颁奖。
以阅读为孩子丰盈精神
“2022年3月19日9:30,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书房·名师伴读’栏目正式上线开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隔屏共读,首期线上听众就超过了2000人。”南实集团南头小学语文教师邓玉琳是第一期伴读导师。
邓玉琳回顾,彼时在“停课不停学,居家也陪伴”的倡议下,开创“南书房·名师伴读”栏目,让南实教师团队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做好第一期活动也成为当时的一个难点。经过近十轮线上会议,最终明确了最初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负责人,第一期“南书房·名师伴读”活动终于问世了。活动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让所有老师都感受到“共读”的魅力,活动次日就举行了线上复盘会议,商讨改进要点和具体举措。刘佳琪老师也深有感触,“南书房·名师伴读”诞生于风雨之中,但却无惧风雨,结出了应时代之需、时节之变的丰盈成果,是“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的具象写照。
从0到1,从1到100——近三年时光,平均每期过千人的云端相约,只为共读一本好书、共悦一缕书香。直至今天,“南书房·名师伴读”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规范的操作流程:组织各分校骨干教师报名,提前公布1个月排期,伴读导师提前选书、准备PPT和文稿,信息部制作海报、现场录制……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专业高效。
《这里是中国》《红楼梦》《神奇树屋》《门捷列夫很忙》《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35公斤的希望》《简·爱》《海鸥乔纳森》《山海经》《小王子》《长安的荔枝》《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大实话小精灵》《没头脑和不高兴》《这就是计算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错图笔记》……100本共读书目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历史人文、艺术体育、童话寓言、科学幻想、心理情感等各个领域,不仅兼顾文学性与非文学性,更形成了独特的全学科阅读生态。在这样的阅读世界里,万物有灵,生命不息,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独具个性的人物,有外部世界的观照、也有心灵深处的追问。
以书籍为社会涵养品格
依托24年“读写实验”项目的积淀,南实集团始终将信息技术作为高效的交互工具,变革儿童学习过程;还统筹各分校名师,搭建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全学科、全学段、体系化、信息化的“读写实验”品牌项目——南书房,期待为儿童打开阅读之窗,引领南实学子读书从“一本”向“万卷”。
丛成淘老师说,清代张潮于《幽梦影》中云:“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古人四时读书,今人仍四时读书。老师陪伴孩子们,走出了经史子集的疆界,走向了全学科阅读的广大世界,也必将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回望三百余年前,康熙十六年丁巳冬,康熙帝始设南书房,择博学善书者为南书房翰林,于此讲诵文学经史,研讨学问书画。冥冥之中,我们传递着历史的回声,在新时代坚守着阅读的阵地。”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余耀贤表示,100期的南书房飘逸着无数个周末的书香,每一期都凝结着伴读导师的智慧、彰显着对阅读的重视。今天的“南书房”,不再是天子近臣的行走之地,而是南实集团的珍贵财富,而且它已经走出南实、走出南山区,走向了深圳市乃至全国,大家热爱阅读的心是相通的。
“《南书房·名师伴读》文集凝结了南实教师的心血,字字珠玑如璀璨星光,必将照亮孩子们探索未知旅程的道路。期待每一位南实学子都能找到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调整好自己的阅读姿势,在思辨与想象中走向人生的旷野。”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校长魏艳侠希望,“南书房”成为南实集团的一张金字名片,吸引更多良师汇聚、引领更多学生阅读,让孩子们在书中感天空之辽阔、悟大地之广袤、思人生之多姿。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