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中山推进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香山书房坚持低投入建设、低成本运营、高水平服务,在建设运营过程中,盘活利用一批国有或集体闲置物业,有效融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多领域资源,以“花小钱办大事”的创新思路,实现文化兴城、文化惠民新成效。近日,中山日报、中山+推出“文化惠民 书香致远”系列报道,讲述香山书房破茧成蝶、服务社会的案例故事,呈现中山市文化繁荣发展新气象。
4月29日,阜沙镇阜圩里香山书房氤氲着沉稳清新的木质香与书香。在儿童阅读区,来自阜沙美加阳光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引导下挑选心爱的绘本,开始专注地阅读。
“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增长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带队老师易华娟说,阜圩里香山书房就在幼儿园附近,老师会定期组织孩子们过来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阜圩里香山书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馆藏图书约13000册。阜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屈赶粮感慨,“这里原先是闲置多年的旧粮仓,如今外观修旧如旧,内部却是蝶变重生,焕发出新光彩。”他介绍,此前粮仓所在的阜圩旧街日渐式微,建筑原有风貌缺乏有效活化。改造老旧建筑、融合文化底蕴打造现代创意空间一度迫在眉睫。
2022年4月,阜沙镇党委政府正式启动阜圩旧街活化改造项目,引入专业机构投资改造,由政府投资7%带动社会投资93%,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项目首先将旧粮仓改建成阜圩里香山书房,经过专业机构两年的悉心运营,原来的“物质粮仓”蜕变为“精神粮仓”。
阜圩里香山书房正用一场场文化活动吸引着人们感受其全新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依托这一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我们策划组织了古琴音乐会、绘本故事会、阜圩印象美术作品展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以‘文气’集聚人气,社会效益逐渐显现。”屈赶粮说,书房的第三方运营机构有收益,也能反哺书房较好地可持续运营。
阜圩里香山书房投资方、中山市玖悟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文波告诉记者,阜圩里香山书房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明显,带动了周边闲置多年的旧建筑活化,目前11处闲置公有物业已有7处实现资源再利用,其余4处正同步开展修葺改造及招商引资。项目与项目之间文化交融、互利共生,使得沉寂已久的阜圩旧街重焕生机。
昔日,这里装满了粮食,让人免除饥饿;今天,这里提供知识,丰富人们的心灵。今年26岁的冯小姐是阜圩里香山书房的常客。“我从小就住这附近,这里承载了我们很多儿时记忆。”冯小姐说,她留意到书房内还保留着当年粮仓的痕迹,既留住了情怀,更有与时俱进的记忆延续。“这里确实是能让人放下手机、静心阅读的好去处,我下班后经常来这里‘充电’,感觉自在且舒服。”
【统筹】隋胜伟 谭桂华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