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2日,备受瞩目的盛事——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举办。作为博览会的核心板块之一,论坛将以“1+N”(即1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N场专业论坛)形式推出,汇聚全球涉海领域的精英,激活智慧与创新的思想火花,共同探索海洋经济、科技、生态、治理与合作的新未来。
其中,宏观论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自2019年起,便以高规格、国际化的视野,遴选重磅嘉宾,累计邀请了数百位来自全球重要海洋国家的政要、国际组织高层代表、世界500强企业高管进行演讲,吸引逾1万名涉海专业人士参会,并通过直播覆盖全球,成为推动蓝色经济合作与海洋创新发展的重要国际平台。
今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首度联袂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海洋论坛”。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杨洪、挪威驻华大使戴伟恩、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航运部原副部长瓦西里奥斯·德米特里亚迪斯以及荷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安卓将作开幕式致辞。瑞士萨马加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高级顾问克劳德·萨马加作总结发言。
本届宏观论坛将围绕海洋科技、产业、航运、文明及合作治理等关键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谈论,以智慧之光照亮海洋发展前行之路。
议题包括:2030全球蓝色经济增长的前景与中国贡献、加快海洋生态保护进程,推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全球海洋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深圳与全球海洋城市网络共享创新和商业合力、改变海洋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海洋装备制造,打造经略海洋的重要产业等10项内容。
在“2030全球蓝色经济增长的前景与中国贡献”议题中,自然资源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挪威知名咨询机构合伙人兼董事长埃里克·W·雅各布森,中国欧盟商会全国副主席高志豪,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福希玮,FT中文网总编辑王丰,将围绕蓝色经济的增长潜力、可持续发展路径、政企学界的作用及中国在全球蓝色经济中的角色和潜力等,展开深入探讨。
在“加快海洋生态保护进程,推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议题中,德国汉堡工业大学和汉堡港口城市大学创校教授尤艮·皮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张亦默,新加坡亚洲公益创投网络(AVPN)气候行动平台副总监杨松颖,城市土地学会大湾区执行董事麦嘉莉,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获得者陈文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蓝色治理讲席、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皮埃尔·费勒,将围绕蓝色食品、海上可再生能源、蓝色生物技术等领域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对于全球经济繁荣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性等,探讨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蓝色金融引‘金’入海”议题中,亚洲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可持续金融研究主管拉姆纳斯·艾耶、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中国瑞典商会主席彼得·林·瓦内鲁斯、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基础设施及自然资源部高级投资官孙浩、前海中船智慧海洋基金会副总经理倪颖、英国保赔协会中国区代表张静、国际金融论坛(IFF)副秘书长申钢,就蓝色金融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如何填补巨大的资源与融资需求缺口、拓展和优化蓝色债券和蓝色贷款等新型金融工具的涉海项目应用。
在“面向未来的蓝色科学:发展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议题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维达尔·赫尔格森、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中国大洋科考首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院长石琼、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专家组组长李波、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主任甘剑、中德记者交流协会副会长南海芬,将就如何借助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加速海洋科学发展、深化对海洋系统的认知以及发挥蓝色经济相关企业的作用等展开热烈讨论。
在“深圳与全球海洋城市网络共享创新和商业合力”议题中,DHL 全球货运中国铁路业务全球负责人、副总裁托马斯·科维茨基,中国法国工商会常务副会长柏纪言,西班牙国家海洋科学研究所国际和科学业务负责人、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小组协调员克拉拉·R·索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国际航运公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刘洋,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郭屹,北美传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家荣,将分享全球海洋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蓝色循环经济、增强城市韧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探讨构建并拓展重要海洋城市合作网络,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倡议,以及推动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