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共创未来·公共教育年度活动’第二场”——向海而生·海洋城市规划学术论坛在深圆满举办。论坛上,大湾区的政府嘉宾、国内外规划建筑大师、国际顶尖设计团队的专家围绕着欧美、亚太地区、中国大湾区城市的海洋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以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粤港澳大湾区为实验样本,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海洋基因和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为海洋城市规划发展和重要的方向提出了引领性建议。
嘉宾们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海洋生态治理与保护、海洋资源的利用以及海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海洋经济合作等不同领域分享了专业的见解。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谢盈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规划和资源管理处处长陈立新、副处长陈晓,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管理处副处长黄云峰,香港城市设计学会副会长Alain Chiaradia,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司马晓、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李鹏、东莞市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景胜、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副馆长袁秋枫以及国内外规划建筑行业专家出席活动。
为助力深圳链接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城市发展研究资源、搭建海洋城市规划发展经验交流平台、推动公众参与城市发展,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组织策划了“共创未来·公共教育年度活动”的第二场“向海而生·海洋城市规划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涵盖欧美国家、亚太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城市规划,旨在探讨海洋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副馆长袁秋枫在开幕致辞中说道:“城市规划馆是培育深圳市城市文化的摇篮,致力于传达城市规划的精髓,引导观众对城市变革的深刻思考。在11月25日圆满举办‘中心区的故事’开篇活动之后,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城市创新协同,我们策划了本次‘向海而生’海洋城市规划学术论坛,这是一场关于如何应对海洋城市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全球智慧支持的学术盛会,期待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在充满了动态、张力、变化的多元风貌展馆里,共同展开脑力激荡和观点对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城市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活动开篇由全球著名基础设施全方位综合服务企业AECOM高级副总裁刘泓志以国际海洋城市发展趋势与路径思考为题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刘泓志表示,海洋经济是国际海洋城市发展的核心诉求,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城市发展的热点和机遇。而建设海洋中心城市,要求有关城市在全球海洋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发展“中心”引领作用,这其中本质上是海洋经济领域的能级划分。“深圳也有成为海洋中心城市的愿景,那么如何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促进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打造蓝色经济发展高地,展现对外开放合作的形象,特别是如何在海洋经济中从竞争到协作,将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论坛中,多位演讲嘉宾都提到全球气候变暖对于海洋城市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之下海洋城市设计规划的重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对于每一个海洋城市来说都是现实的威胁。德国意厦规划设计(ISA)的执行董事张亚津博士就在演讲中提到了欧洲滨海城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实践。她认为,海洋与城市之间应当有进有退,将海洋生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一部分,与海洋形成更好的共生关系,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性和更具研究性的课题。
SASAKI事务所上海办公室负责人张斗表示,整个建设行业的碳排放占到全球碳排放的39%,因此建设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个问题也应有更多思考,不仅要做更好的规划与设计,也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与公众携手解决全球每个人都在面对的巨大的问题。
在亚太地区海洋城市的讨论上,新加坡DP建筑师事务所集团董事陈志勇以因水而生 · 顺水而兴 · 伴水前行为题,从水环境整治、气候变化应对、伴水生活,分享了新加坡与水的故事。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原标题《向海而生·海洋城市规划学术论坛在深圳举办》)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