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食之中逢旧识 | 南海潮

郭华悦
2024-10-30 10: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旧食是有记忆的

一个人,有了年纪后,就容易怀旧。

比如食物。年少时,看别人手里拿着包装精美的零食,总是羡慕得紧。而如今,再高档的包装,也无法令自己的目光逗留。反倒是那些没有任何包装,仅用一张纸简单包着的特色小食,每每令自己移不开脚步。

人生乐事之一,是当旧食遇上了旧识。

每一样食物,总需要有一样人与之相配。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听到过一位作为嘉宾的医生说过,人的适应能力是特别强的。那位医生说的,是人在生理上的适应能力;而与此同时,当时自己想到的,却是人在精神方面的适应能力。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一种;见什么人,吃什么东西,这是另一种。这些,无非都表明了一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掏心窝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你吃的食物中,品尝出和你一样的味道。

而旧的食物,大多只能和旧的人,一起品尝。

在新的人面前,多半只能以新的食物相对。旧食里,有一个人的过去。

这样的时刻,与旧识一起分享,才更得其中味。从旧食中,牵扯出共同的记忆,这能令两个多年不见的人,一下子毫无障碍地回到那个彼此不设防的岁月里。这么一来,品尝的不仅是旧食,也是旧时光。

旧食是有记忆的。习惯浓还是淡,喜欢甜还是咸,哪怕千山万水那么漫长的时光,这些习惯还是难有改变。当舌尖触及旧食,味蕾的记忆一下子被触发。奔涌而至的,不仅有食物,还有记忆。于是,人沉陷于旧食中,难以自拔。

那些拥有记忆的旧食,是人对美好岁月的眷恋。能把一个人,从时尚的新时代中,抽离出来,拽回旧时光里的,已然不多了。而旧食,就是其中之一。与旧识,共品旧食,就像是在炎凉世态中,筑起了一道围墙,将人情冷暖隔绝在外。里头,有的永远只是春暖花开。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郭华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