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怎么干: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思考》 刘卫东 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1月版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十一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这个倡议对于世界互联互通、贸易发展、经济增长、减贫脱贫以及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世界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更令人充满期待。
“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行?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符合天下大势。过去十多年,世界经济和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一方面,世界仍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伤害中完全康复(这实际上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危害),经济增长低迷;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冷战思维愈演愈烈。可以说,世界正在迷失!西方全力树立起来的发展模式和全球化模式已经被证明是存在巨大问题的,弱者和基层逐渐被边缘化,很少分享到增长的好处,导致社会极度不公平和严重的社会动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个世界出现了“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这些赤字令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安、不满,迫切希望寻求新的全球化道路。在这个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宛如一盏新的航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和多边主义,坚持平等合作,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惠民生等等,这些做法无疑都是新鲜的国际合作理念,指向新的全球化道路,是治疗旧有道路顽疾的药方(见《“一带一路”怎么干: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思考》第一章)。顺大势而为,已然成功了一半!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事件。过去十一年中,我们团队有幸深度参与了这个历史性事件,而且是以贴近决策、贴近实践的方式参与其中。就在2013年9月8日,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第二天,我们团队就受国家发展改革委邀请开展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初步研究”,自此,我们团队对“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愿景、理念、内涵及其精髓开始深入研究。直到2018年夏天,我们团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之中。六年来,我们联合国内外学者深度研究了30余个建设项目,在类别上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制造业、矿业、清洁能源、物流等。基于这些项目研究,我们相继出版了《“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包容性全球化的视角》(中英文版)和《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科学路径与案例》。
这本《“一带一路”怎么干: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思考》的关注点依旧集中在商业类项目,以及少量的科技合作项目。我们根据30余个研究案例,从“投融资结构”和“中国企业参与经营程度”两个维度,梳理了商业类建设项目,并进行了类型划分(本书第三章),为理解“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些依据。
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海外建设项目的难度以及中国企业的艰辛。这种艰难主要体现在企业需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而其自身的海外经营经验却不足。其核心问题主要是制度和文化的差异,表现在语言、日常行为、文化传统、法律制度、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制度和文化因素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从多个角度总结了经验(见第三章和第四章)。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也是大量共建国家的共同期待。中国已经被学术界和媒体塑造为一个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的样板,“要想富、先修路”也已流传到很多共建国家。然而,不少出现问题的建设项目正是来自基础设施领域,原因就是因为一些国家学习了中国的表面经验。实际上,中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不照搬别人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是一个复杂的结合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尽快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经验、提供新的国际发展知识,让共建国家学习中国发展的“真经”(见第二章)。
总的来看,“一带一路”怎么干是一个庞大的命题,不是一个团队和一个学科能够回答的问题。我们基于建设案例研究,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总结了一些理论知识。尽管是管孔之见,但我们希望通过本书把这些知识总结出来,从而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一点点作用。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徐兴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