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曾经的孔煦然,对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很迷茫,她做过游戏设计,当过高等学府的教师,还开过茶馆,最后,她选择在艺术疗愈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创立了心流空间工作室,成为一名艺术疗愈师,在追求梦想的同时,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
孔煦然
“我们终将被艺术治愈。”这是孔煦然近日在广东省文化馆举办的一场关于艺术与疗愈的讲座中分享的主题。孔煦然在讲座中分享了日常生活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进行自我探索、减压和成长,在过程中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当谈论艺术时,可以纯粹地链接、真实地表达,在创作中感受心流带来的喜悦与富足,“原来每个人都值得在艺术中成为自己本来的模样”——这便是孔煦然愿意将艺术疗愈师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愿景。
游戏行业的初探与深耕
孔煦然的创业之路始于游戏设计。2005年,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游戏设计专业,成为该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她顺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中国游戏行业,并在2011年创立了自己的游戏公司,成功获得了天使投资。“那时候的游戏行业充满了机遇,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回忆道。
但随着游戏公司的运营发展,她开始感受到了行业背后的压力与挑战。“好在大家都是‘技术宅’,相处起来比较默契。公司运营逐渐走向稳定期,我们也逐渐变成了‘天选’乙方。”孔煦然坦言,尽管游戏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她觉得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事业。
2014年,在经营了游戏设计公司5年后,在游戏行业发展的巅峰期,孔煦然决定考研,“因为做游戏设计除了赚钱外,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心灵上的满足。如果考研成功,就关掉游戏公司,专心读研。”
孔煦然开启了凌晨4点起床复习考研、早上9点到公司上班的生活。从小就是学霸的孔煦然闯关成功——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入学通知。孔煦然读研期间,完成了数字传媒硕士学位研读并进修了传播心理学相关课程。“也是在写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做游戏设计并不开心。”孔煦然发觉,做游戏设计时是在设计人与虚拟世界的交流,“然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发生在现实世界中,才能被真实地感知、产生链接。”
跨界转型:从游戏设计到艺术疗愈
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期间,孔煦然还深入研究了传播心理学,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2016年,她来到深圳,顺利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宣传策划相关工作,同时也将自己学到的专业艺术知识融入理科研究生的日常活动中,带着学生们走进艺术领域,体验艺术减压的效果。
孔煦然坦言,当年“艺术疗愈”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自己在工作中体会到艺术带来的疗愈效果,点燃了她想探索艺术疗愈领域的火种。“在这些艺术活动中,我被深深地疗愈。”从小是“左撇子”的孔煦然觉得自己相对来说右脑更发达,在艺术领域或许更具优势,在做与艺术相关的事情时,内心也更加愉悦。
孔煦然在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系列艺术疗愈活动上绘画。
2017年,孔煦然打算给自己放个长假,她去西藏自驾游了100多天,“浸泡在人烟稀少的大自然中,看着绵延的雪山,一束晨光照射到雪山山顶之时,一瞬间身心治愈。”
西藏之旅结束之后,孔煦然跑到甘坑小镇开了一间名为“煦然”的小店。她每天清晨练太极、打坐冥想、读书,下午开店营业、随性画画,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个举动让小店成了网红店。
“我一边卖茶、卖咖啡,一边在杯子上快速地画着客人的画像,顾客看到画很高兴,便拿起杯子拍照打卡。”当时的孔煦然突发奇想,为自己这个行为艺术兴起而卖的茶起名“似颜茶”。这款茶大受欢迎,孔煦然开店期间画了逾2000人的笑脸画像,也因为这件事吸引了中国日报等媒体前来采访。
后来,孔煦然发现自己卖的“似颜茶”不仅锻炼了现场绘画表演的技能,也为顾客提供了正向的情绪价值——顾客看到她画完的笑脸后,都是心满意足地离开。此外,孔煦然也在店里摆放自己结合藏传佛像展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也受到许多市民喜爱,彼时的孔煦然似乎找到了艺术疗愈领域的钥匙,但对于如何进一步落实,她还是备感迷茫。
后来,因为疫情的到来,孔煦然索性关掉了甘坑小镇的门店,同时,开启了她的云南疗愈学习之旅。她当时是一名疗愈民宿的运营者,所在的民宿经常举办专业的疗愈培训课程。经过系统学习后,孔煦然再次回到深圳,寻找艺术疗愈发展的机会。
艺术疗愈的力量被更多人认识、接纳
2022年,深圳举办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孔煦然与轻松频率一起举办了绘画表演、城市冥想等4场艺术疗愈主题活动,进而“艺术疗愈”被更多的大众认识,“这是我第一次在有近百人的活动现场举行艺术疗愈活动,我的艺术疗愈事业有了里程碑的发展经历。”
由孔煦然策展,在深圳市妇儿大厦展出的“向内生长”艺术疗愈展上,孔煦然进行绘画表演。
2023年11月,孔煦然受原子空间邀约在万象天地首次向大家展示作品《庄周梦蝶》,通过冥想+绘画+舞动+投影的方式,给400多名观众呈上沉浸式疗愈剧场。次年5月,孔煦然再次与原子空间合作,在坪山大剧院上演《庄周梦蝶》,剧票迅速售罄。
“我们收到许多观众的反馈,现场画的蝴蝶很惊艳,整场活动让人身心得到放松,这些反馈都在鼓舞着我们前行。”孔煦然告诉记者,通过特定主题,将视觉、听觉、感觉等全观感的艺术疗愈的形式整合,并呈现在剧场的舞台上——这样的艺术形式,取名为“疗愈剧场”。当时他们将绘画与疗愈、演出结合起来,做一场跨媒介的艺术表演。在一个全息投影的空间,让参与者在被光影包围的氛围下感受眼前的所见、所听。她的搭档在现场用颂钵做音疗,而她边舞边画,同时邀请观众上台一起共创。
正在进行绘画的孔煦然
孔煦然表示,艺术疗愈事业,这一融合了创意表达与心灵抚慰的非凡领域,正稳步迈向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日益提升,艺术疗愈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治疗手段,其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正逐渐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纳。“我会倾注一生的时间在艺术疗愈事业中,希望自己不断探索新的疗愈方式,为更多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与疗愈。”
孔煦然
“80”后,本名孔熠,哈尔滨人,曾创立圳京游戏设计公司。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近年来相继成立了煦然工作室、心流空间,成为艺术疗愈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艺术与疗愈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编辑:阎建伟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07
7.03的晚霞,两个方向,不同的颜色
00:20
很甜吧,吸了一朵又一朵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