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书评 | 好一个“普洱江湖”

李元策
2024-05-23 08:18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对广东人而言,饮茶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饮咗茶未”更成为了人们日常交往中打开话题的问候。

《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 张静红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 2023年12月版

对广东人而言,饮茶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饮咗茶未”更成为了人们日常交往中打开话题的问候。广州的芳村茶叶市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除了两广地区诸如凤凰单枞本地茶之外,普洱茶是市场内最大份额的品类。普洱茶是“老饕”饭后佐餐的必备良品,对于这些人来说,普洱茶不仅代表养生之道,更有其文化内涵。

广东人对于普洱的喜好使得“广东仓”成为普洱茶的重要仓储地。老茶客更喜欢以溯本求源的方式到云南的深山之中,寻求普洱茶最为“本真”的一面,在普洱茶的上游则呈现出另一种“从山林到市井”的景象。《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便是一把揭开普洱茶上游市场的“钥匙”,在本书中,作者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普洱江湖”。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传统的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高大的茶树汲取天地精华,孕育出饱满的茶叶,采茶人穿梭山间,辛勤劳作,将这些珍贵的茶叶采摘下来。经过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才诞生出普洱茶。茶马古道上,人们通过“滋生资货财利”,使云南的大叶种茶成为了“食货”经济的一环。

传统的普洱茶生产与销售,来往于山林与市井。随着资本力量的大量进入,普洱茶的商业逻辑趋于江湖化。普洱茶的区域性流动,滋生了众多中间商经济,而茶商、茶农、市场之间协商,派生了人际间“斗而不破”的处世哲学。当作为传统农业经济的普洱茶遭遇现代的商业化浪潮,便形成了围绕普洱茶“是否正宗”的持续不断的争论,其过程也使得“普洱江湖”超越了茶叶本身的经济内涵。

本书作者以独到的眼光,用“普洱江湖”,将普洱茶商业化的各个环节呈现给读者,通过追溯普洱茶的生产、贸易到消费的链条,讲述了21世纪普洱茶背后外行与老饕、茶商与茶农、人情与资本既相互角力又相互型塑的过程。在作者看来,通过描摹普洱茶世界里的浪漫理想与风险、茶客的具身化技能、“派系”之间的分界与定界,以此来用江湖概念隐喻普洱茶的诸多事项,这个“普洱江湖”并非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而是充斥着人情世故的生活日常。

虽然是一本涵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专著,但本书的叙事充斥着文学作品的美感。作者以“春生”“夏热”“秋愁”“冬藏”为基础逻辑,描绘了一杯普洱茶的社会生命史。如同上等的普洱一样,阅读本书的过程也可以感觉到味蕾上丰富的层次感。那些普洱茶人的精彩故事,让读者宛如置身于茶台之前,亲耳聆听书中人向你讲述一场场与普洱茶的“因缘际会”。

《生熟有道》是一本优秀的文化读物,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化产业读物,书中既有普洱茶的知识,更有普洱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商业逻辑。这是一本个人饮茶与普洱产业可以进行互动的奇妙之书。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李元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