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书评|经验与批评的加减法
何亦聪
2023-07-02 10:29

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王春林先生向来以巨大的阅读量、写作量以及对文学现场的实时追踪为人所瞩目,他的《中国当代文学现场(2019-2020)》(以下简称《现场》),从城市、女性、自然、成长、社会关切、时代变迁、史诗性书写等诸多方面入手,评论了发表于2019至2020年间的小说及非虚构作品近百种,差不多以一己之力通览了这一时期国内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并给予了恰切的评析,其视野之广、观察之深、用力之勤,皆令人赞叹。

《中国当代文学现场 (2019-2020)》 王春林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阅读这本近35万字的大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所体现出的批评素养与批评观念——作者既凭借充沛的文学热情与知识趣味游走多端,又始终能秉持可贵的常识感。我愿将王春林的文学批评视作一种经验主义的批评。

首先,他对作品的分析、判断,主要是依托其极为丰厚的阅读经验,这种阅读经验既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文学的价值坐标系,从而在批评过程中兼顾历史感与现场感,亦可借由移情作用对不同的作品皆具“同情之理解”。《现场》中所涉作品既多,其内容、风格的跨度又极大,如何予以准确又不失灵活的评论,其中自然有经验的作用。

其次,经验主义也意味着一种态度,一种充分尊重文学且深自谦抑的态度,诚如门肯所言:“真正有水平的批评家,必须是一个经验主义者。他必须在进行探究时,运用个人局限范围之内的任何手段。他必须运用任何将会产生效果的工具,以求产生他的效果。”一方面是“任何手段”与“任何将会产生效果的工具”,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局限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批评者在写作过程中既穷尽其经验、感官、思力、资源以达成最大效果,又充分意识到个人的限度,意识到文学作品首先是“作品”,然后才是“文本”。《现场》中对杨好的《黑色小说》的评论令我感触颇深,王春林敏锐地发现这部小说是“通过一种‘去故事化’的互文性‘元小说’的方式,直抵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经验主义既是加法,也是减法;所谓“个人的限度”也指向对理性力量的怀疑。《现场》中的文字偶尔会流露不可知论的意味,比如其中由吕新的《某年春夏》而联想到死亡的神秘,由王安忆的《考工记》论及命运之不可捉摸,都令人印象深刻。从另一角度说,在阅读《现场》的过程中,我感觉到,王春林始终在恪守着某些传统的批评原则,世异时移,面对越来越丰沛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路径,他不愿轻易地做加法。

当许多批评家致力于发明一套新的语言以图超迈旧轨之时,王春林反而尽可能地摇落枝叶,将一些弥足珍贵的品质愈益凸显出来。比如说,在他的批评语言当中,“人性”向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词语,他十分看重文学作品对于人性的展现与挖掘,并不厌其烦地就此展开论述,坚持一种关于人生、社会的常识。正是因为这可贵的常识感,《现场》的书写打通了文学与现实。我们也因此读懂,这部书所关注、讨论的,不仅是文学的现场,更是社会的现场、生活的现场。

(原标题《经验与批评的加减法》)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

(作者:何亦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