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举世关注。笔者推荐加拿大环保作家法利·莫厄特的《屠海:北美生物灭绝档案》,本书以对生物的滥杀、对生态的破坏,表明了一些人类永远无法消除的愚蠢。
《屠海:北美生物灭绝档案 (16世纪到20世纪)》 [加拿大]法利·莫厄特 著 高见 刘莹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版
本书名为“屠海”,其实书中所“屠”之对象,非仅“海”生动物,就是天上飞禽、水滨涉禽、林间游禽,也被人类网罗一空。“发现”新大陆以来的500年,因为虐杀而导致的北美生物灭绝,让人触目惊心。
《屠海》差不多是以杀戮的种类安排篇章的。如第一篇《海鸟与飞禽》五章中,有两章特写:大海雀和极北杓鹬。第二篇《肉、兽皮、软毛》五章,每一章都出现具体的被屠动物,包括:北极熊、棕熊、黑熊、水獭、海貂、野牛……大的轮廓已然如此,深入细部就更加动魄惊心。“屠海”之外,只看“屠空”“屠岛”,会出现一个更长的灭绝名录:侏海雀、海燕、海鹦、海雀、三趾鸥、鹱……
灭绝之前,在其生境当中,飞鸟遮天蔽日,游鱼填坑溢谷。(1534年纽芬兰海岸向北的鸟岛)“岛上鸟类的数量之大,除非亲眼看见,不然简直难以相信。”百年之后的1620年,法国探险家、地理学家萨缪尔·德·尚普兰依然看到“鸟儿‘数量如此之多,用棍棒就可以打死。’”一直要到1750年左右,纽芬兰海岸左近长于浮潜短于行走的肥胖企鹅们才告灭绝,如今只剩一个个“企鹅岛”的地名,残留着它们曾经繁衍的蛛丝马迹。原来,企鹅南极生存北极并无分布的常识,不过无可奈何的现状。
《屠海》作者引用数百年间大量目击者证词,无论是对鸟类还是鱼类,或者海陆水生哺乳动物,最为常见的形容词就是“难以置信”“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种群之大,不可思议数量之多。杀戮的理由很是充裕,或炫耀勇武,或借口生存,或贪于暴利,或炫于身份,以娱乐之名,以训练之名。禽兽鱼类的翎毛、油脂、毛皮、牙骨,因其可充任奢侈品而被虐杀,至于肉身,倒往往不以为意,听其陈尸如山,或者敷为粪肥。而他们为大规模毁灭其它动物给出的所谓“合理化解释”,更是令人发指。
几乎每一个欧洲滨海民族,都可谓“屠夫”,而在沾满灭绝动物鲜血的凶手榜单上,无疑以今天工业革命当中后来居上的美国人为当然头名。(21世纪之后)“北美人日渐富裕起来,而财富衍生出了休闲和纵情娱乐的方式,对于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在使用枪支和射击的传统氛围下长大的美国人而言,娱乐就意味着射杀动物。”
这本《屠海》,读来让人心臆酸楚,难以卒章。无限富饶之外的疯狂杀戮,令人不忍直视。如此全面且绝对的“胜利”,诚如作者所言,不但“无法邀功”,而且必须谴责。
(原标题《人文天地·新阅读 | 书评:无法邀功的“胜利” 必须谴责的愚蠢》)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周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