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万物皆可书店
朱晓剑
04-21 08:5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书见·第三季: 需要书店的24个理由》 雅倩 孙谦 主编 金城出版社 2024年3月版

这几年,书店业增长势头最猛的并非连锁书店,而是独立书店。为何独立书店会有这样的发展态势?最近我读《书见·第三季:需要书店的24个理由》,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网络购物浪潮在今天不可阻挡,实体店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实体店何为?这个话题不断被财经媒体所讨论,但很难有结论呈现。相比较而言,对独立书店的讨论也还是引起持续关注。

表面上看,独立书店在经营方面是很难赚钱的领域,然而,当我们深入到书店的经营管理时,却不难发现,这些店在赚钱方面各有各的策略,百花齐放中,多具有不可复制特性,这也让一家家独立书店,各领风潮。

独立书店的不可复制性,就在于书店主理人的经营能力、人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读书中这24家书店故事,让我忽然明白,书店在今天活得就是主理人的样子。也就是说,有着怎样的书店主理人,就有着怎样类型的书店。

“书店+”的概念,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强调。甚至于说,万物皆可书店。书店尽管是卖书的场所,但并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还可能贩卖其他内容,比如文创、精酿等等。潮起潮涌,各美其美,也许就是今天独立书店的生态。

诚然,传统的书店经营模式在今天已很难看到。我们从本书中看到,所有的书店都是尝试着新探索,虽然这种探索面临挑战,但也给书店带来了新的机遇。不管是开在社区,还是开在乡村,书店都在以新的姿态亮相。

在书中这24家书店当中,大多数书店开业时间并不是特别久,它们具有朝气和新意,经营者也敢于把想法落实下来。就像开在乡村的草木书店,在机遇、困局、转机中不断转换角色,以适应新的挑战。同时,这也在考验书店的应变能力。

那么,今天的独立书店所面临的课题是多重的,也是复杂的。以天府艺术公园的青山书屋为例,开店之初的口号是“首个生活+全新概念店”,这里不仅贩卖图书,也有饮品,还有简餐,让读者在此可选择多种消费方式。打造了一条连接艺术与生活的“书山之径”,相比其他门店,更强调一种“烟火之下,艺术有境”的氛围感。

书店,并不只是单纯的怀旧,而是要在当下生活中与我们相遇,要在未来与我们相遇的。这种相遇是前瞻性的,也是可期待的。当我们沉浸于手机、网络世界里,看似做事便捷了,但就生活本身而言,与周围的世界却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交流、沟通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商业关系。那么,书店在这时或许会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让生活里多一些沟通,而这也是重构书店生活的可能。

这些年,通过走读书店,让我认识到书店在当下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意义。或者说,今天的书店,有意思比意义更重要。但我想说的是,书店的追求是给读者带来温馨的记忆,犹如《书店的灯光》里所说的那样:“异国风情并非是吸引我们读书的首要因素,吸引我们的还有在书中找到的认同。”

本书所提供的书店状态、发展,让我们看到当下的书店业存在的理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独立书店的新尝试,没有最好的生存方式,只有更好的可能:说到底,现代社会或许变得越来越物化,书店却是连接人与书、人与世界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链接,让我们的世界多了些共同的趣味,而不再孤独。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邵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