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敦煌之美:宁强教授大湾区画展”于3月16日在位于南山区的舒心堂·生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学术顾问宁强教授近期创作53幅大尺幅布面油画以及丙烯绢本作品,体现出他对敦煌石窟文化内涵的敏锐捕捉,也让观众在这次展览中能够领略宁强对这段古老历史的创新诠释,以及敦煌石窟所传递的文化之美。
敦煌艺术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敦煌壁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浓烈色彩,对称均衡的构图以及融入本土民族风情的特色和独有的题材形成延续千年,浩瀚无垠的艺术海洋。
宝石蓝飞天,85×101cm,绢本丙烯颜料
反弹琵琶,156×110cm,帆布油画
作为敦煌学新禅画派的创立人,宁强以独特的色彩组合、新颖的用笔形式打破了中西方艺术的边界线。正如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赵蔚瑛所说,宁强教授的作品既展现了早期石窟壁画和雕塑的轮廓分明、线条简练之特点,又巧妙处理了人物、动物比例,创造出卡通般的面孔。宁强教授注重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同时保留了敦煌石窟原型的神秘感,呈现出现代审美的协调与平衡。这种对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正是宁强教授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独到阐释。
骏马图,84×101cm,绢本丙烯颜料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郑岩教授观赏宁强作品后说:“这些画像是中国传统水墨,但仔细再看,就会发现这些画又有西洋油画式的情景营造、感情表达、思想深度。每一幅画都有独立完整的主题或意境,往往出人意表,品味其画意,常令人会心一笑。”
宁强为观众导览。
这是宁强首次在深圳举办个展,他表示,非常荣幸能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通过艺术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他介绍,本次展出的这些作品都是敦煌壁画的现代化创作,很多这些作品的源头都是很小的图像,他将这些图像放大并用色彩的创新来当代化这些造像。他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为大家提供有更新的生命力的敦煌壁画。
宁强非常赞成“艺术要守正创新”的观点。中西方的教育背景以及艺术实践也让他不断思考,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古老的敦煌石窟艺术融入现代审美,以别样的视角呈现敦煌艺术之美与魅力。
宁强的作品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长李庚先生曾在“敦兮煌兮——宁强教授绘画作品展”开幕致辞中提出宁强教授的作品,总给人“意外感”,在他的艺术作品之中,有传统的要素,同时也有很多当代性的表现手法,通过他的谈吐与绘画作品,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学者,中国画家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中所得到的很多东西。“我本人很敬佩他的艺术色彩与文字之间有很多让我们能够反复去思考的成分,有一点像毕加索在他晚年的时候,用很多的诗句与绘画相结合的层面。”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除了展览之外,宁强还为观众带来《敦煌古典艺术与中国当代美术创新》《艺术传播学: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讲座,让观众可以从讲座中更深入了解敦煌艺术的过去与未来。
【特报新闻+】
宁强,敦煌学家、艺术史家、著名画家。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曾经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康尼迪格学院,先后为中国、韩国、日本的当代艺术家策划举办展览20余人次。回国后,受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史学院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出版英文、中文研究著作、画册10余部/册,发表英文、中文、日文论文60多篇。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并荣获“李可染艺术贡献奖”、“日中艺术家交流展(京都)优秀作品奖”。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00:38
旅游四川·甘孜九龙|藏在高原的“森林秘境”
#爱读书的深圳人#那些在书店角落里安安静静读书的人,这么多年了竟一直都在。城市行色匆匆,人人奔跑,也会为了阅读停下来,得一份从容自在。
9月5日,作家易中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文,希望网友帮忙寻找两个曾在地铁上读书的男孩。他想请他们看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参加电影的首映式,而其中一位小男孩就来自深圳。万能的鹏友们,如果你们认识这位2023年3月16日在深圳地铁5号线读《曹操》的小男孩,就快来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的线索吧!提供有效线索的鹏友将获得读特新闻送出的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哦! 【本期话题】#帮易中天寻找深圳小孩哥#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关于在深圳地铁读《曹操》的小男孩的线索,核实有效即可获得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领奖信息,请注意查收。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