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40年:你能想到的普法形式,深圳全都有
深法宣
2020-08-26 11:11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间,深圳在法治道路上,始终昂扬向上,不断探索,为全国法治建设贡献了“深圳经验”。

2018年,深圳市盐田区将东和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提升成为深圳宪法公园。在全国率先营运了“宪法先锋号”主题游船,制发宪法绘本、宪法纪念邮册、宪法全文字帖,创作了“我与宪法的一张合影”等一系列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微视频。将宪法宣传融入生活,得到市民认可和赞许,获得了省、市多项荣誉。

被选中的深圳宪法公园

从1986年开始,全国普法工作走过了25个年头。从最初的普法黑板报到层出不穷的海报、折页、展板等普法宣传媒介,再到如今的多媒体融合普法模式,普法工作的形式不断变化。

在时代发展中,盐田区普法工作一改传统的单向说教模式,通过使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将晦涩难懂的法条简化为普通市民读得懂和乐于接受的事物,领全国普法工作风气之先。

2010年6月,盐田依法治区办提出,拟建设全市第一家以“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普法公园。

2010年8月,沙头角东和公园被选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地址。

2012年11月,公园一期建成。2015年10月,公园二期建设新增了“宪法浮雕墙”、“法制发展史浮雕”、“反邪教宣传长廊”等景观。

2018年,东和公园进行了第二次升级,在当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更名为深圳宪法公园。

深圳宪法公园的落成,宣告“以宪法为统帅”的盐田宣教活动的正式拉开序幕,各种实践活动纷至沓来,开辟宪法宣传的新模式。

“霸占”海陆空的普法宣传

除了打造“宪法公园”,盐田区一直探索创新多种手段方式,增强法治宣传效果。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全国首艘“宪法号”游船。登上甲板,风格各异、设计别致的宪法宣传广告映入眼帘。坐在客舱,宪法主题宣传画册、宪法精神宣传语触手可得。

在陆上,盐田区打造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方面,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基地分为五个展区,分别是:“法之魂”、“法之窗”、“法之镜”、“法之悟”和“法之光”。通过运用大量现代科技,利用“小法”虚拟人物形象模拟讲解宪法发展历程,在游戏互动场景中营造“沉浸空间”效果。

以盐田发展史和本地居民生活为题材,拍摄《我与宪法的一张合影》等十余部“法治安天下”系列公益宣传片,从大众视角解读法治为城市带来的沧桑巨变,法治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起广大市民强烈共鸣。

盐田区还通过打造“司机大讲堂”、“校园法治教育之模拟法庭”、“全域旅游-法治”等精准普法品牌。盐田居民徐贤是五星级义工,曾参与多场“全域旅游-法治”精准普法宣传工作,“节假日我都组织义工到大小梅沙、中英街等旅游景点宣传法律知识,告知游客去中英街一次可以带多少商品、哪些商品不能带出关等法律知识。”

让法治文化元素与盐田美景融为一体,也是盐田普法宣传的重要手段。盐田借助景区公交车、绿动自行车、宣传栏、广告牌等公共设施,广泛发布普法公益广告。

在学校,盐田建立多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护苗计划”“少年警讯”“宪法教育大课堂”等新型法治教育活动。

辛苦耕耘收获累累,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十年辛勤耕耘,盐田普法工作硕果累累。盐田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创建无邪教示范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等称号。

更重要的是,盐田区将以宪法为统帅的法治宣教与社会治理相结合,通过体制机制构建,促进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将“枫桥经验”与盐田地方实际相结合,构建盐田特色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编辑 梁志锋

(作者:深法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