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入画,探索桃源何处,王子蚺书画展精彩亮相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3-12-24 17:45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场充满人文趣味与高雅格调的展览于冬日鹏城暖心开启,“桃源何处——王子蚺书画展”12月23日在深圳市凤凰茶馆·窝开展。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王子蚺从2015年至今书画领域的部分创作成果,35件书法与绘画作品在充满雅意与古意的人文空间呈现给观众,同时也让艺术、花道、茶道与人文空间相互“和鸣”,共奏佳音。

呈现“以书入画”的艺术探索

王子蚺生于海南岛,海口府城人。现为深圳美术馆副馆长,澳门城市大学艺术学博士在读。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美术研究所。

艺术家王子蚺

王子蚺擅长书画创作,出版有《居住空间的书法艺术》《拟古——王子蚺书画(第一、二辑)》等,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书画展。书画作品为国内重要美术馆、机构、私人收藏。

楷书《桃花源记 》王子蚺 138x34cmx8 2015年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观点,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同根性,不仅如此,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尤其是在笔墨的运用上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性。王子蚺自幼学习书法,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后来经过科班的训练,书法造诣日渐深厚。王子蚺的书法主要从碑学入手,长期临池《张迁碑》《石门颂》《泰山经石峪》《石门铭》《郑文公碑》等,尤其痴迷《泰山经石峪》,揣摩玩味蕴涵其中的古拙、朴茂与苍茫。

《东坡诗意图》王子蚺 69x34cm 2023年

近年来,他不仅继续在书法领域深入精进,而且开启绘画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成果颇丰。其绘画作品“以书入画”,自成一格。他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手卷《桃源何处》成为亮点。这件作品由知名画家周凯做引首,王子蚺做山水,颇得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精髓,用画笔下构筑了一个理想之地。湖石坡岸、一水相连、疏林烟霞,笔墨点染之间,富有灵动之气。

传统书画艺术所倡导的“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理念在他的绘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创作于2015年的书法八条屏是他取法《爨宝子碑》之后所写,展现他对传统艺术的吸收与创新。深圳美术馆原馆长、知名山水家宋玉明认为,王子蚺是书法家,造诣深厚,他将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把书法的笔墨用于绘画之中,通过研究与创作,风格独树一帜。

深圳大学美术学教授吴上炜认为,王子蚺山水画中的线条老拙而凝重,质朴而蕴藉,厚实而沉稳。这得益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和取法。而他的书法能够走向书写的自然与适性,这与他“化古法为我法”的能力相关。“他能够写出自己的心迹与性情来,这也离不开他在山水画上的深厚涵养。”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策划推广部主任、画家任四四看来,王子蚺在书法风格鲜明,功底扎实,眼界开阔,“以书入画”的艺术探索和创作成果斐然。

书画艺术与人文空间相得益彰

对于王子蚺而言,作为“日常”的书画,不仅仅是个人澄怀遣兴的方式,更是一种阅古味象的艺术史思考。

书画与生活的关系为何?王子蚺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书画需要与生活产生交流,体现出生活的情趣与智慧,方能还原其本质。“书画作品悬挂在居室墙壁,才会充满灵气、焕发生机,才能连接起时空、天地和心灵。”

空间是审美的外化,如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如果说,山水之于古人为“卧游而畅怀”,对于现代人而言,在建筑之中,实现人、艺术的互动,让空间成为一种情感信息,可以升华为更丰富的审美意境。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艺术家的书画作品融入凤凰茶馆的空间之中。旁逸斜出的插花、从自然中寻找到的老石头、北齐拓片和雕像、老花窗、老家具、老石雕,传统建筑手法,客家的红泥墙、推窗、青石板、案几、茶器、草木各安其所。

不少观众在空间内感受艺术带来的迷人魅力。“这场展览体现出一种书画艺术与城市人文空间的共生共融”,观众程女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山水还是书法,都是一种自然、真实的抒发。进入现场的人文空间赏画、赏花、喝茶,如入山林的自在,也是身心安顿的所在。

据悉,此次展览持续至2024年1月31日,市民可前往观看。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