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7000!东莞真“有才”
东莞+ 梁毅博
2023-12-06 09:02

说到东莞,相信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闪亮的名片: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国际制造名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其实东莞还有个称呼——最佳引才城市。

截至2022年底,全市人才总量315.7万人,占人口比例30.2%;高层次人才23.6万人,同比增加15.12%。近五年来,东莞人才总量增加约120.3万人,年均增长12.8%;高层次人才增长11万,年均增长16.9%。东莞,不仅是“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东莞为何这么“有才”?答案蕴藏在“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之都”的具体行动里,体现在“战略引才”“平台育才”“政策惠才”“服务留才”的点滴实践中。

才聚莞邑

人才队伍总量突破300万

在东莞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人才不仅多,“高精尖”人才也不少。

目前,东莞人才队伍总量突破300万。截至2022年底,全市人才总量315.7万人,高层次人才23.6万人。

其中,高端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容,全市高端人才数量达1702人,省创新科研团队40个,总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制造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明显优化,全市制造业人才总量118.9万人,同比增长5.9%,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36.2%,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持证技能人才结构明显优化。截至2023年7月底,全市技能人才突破144万人。近五年来,全市技能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初级工技能人才占比自48.5%降至41.4%,中级工技能人才占比自29.3%提升至35.6%,高技能人才占比自22.2%提升至23.1%。

战略引才

2022年引进超15万本科人才

东莞作为全国最年轻城市之一,平均年龄仅33.4岁。从80后到00后,东莞如今生活着1000万年轻人,每个人都有机会让人生变得更精彩;而东莞的使命,就是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让更多梦想照进现实。

东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将人才工作纳入责任考核体系,对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11个重点成员单位、17个其他成员单位,34个镇街(园区)共62个单位进行考核,确保人才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吹响“是人才 进莞来”号角。2019年起,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2021年修订出台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战略,为打造先进制造之都提供坚实的人才引领与智力支撑。

全面优化引才聚才机制,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的平台聚才作用,实施“全职+双聘”人员管理机制,团队式、成建制、机构化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团队。

持续深化活动引才留才机制。一方面,主动“走出去”,赴外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其中,赴香港开展“人才东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走进北京、广州、长沙、武汉等举行东莞城市人才品牌推介会,借助“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等活动,招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才到东莞创新创业。

另一方面,积极“请进来”,聚焦“高层次人才”“港澳青年”“青年人才”开展系列人才交流活动,以最大的诚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东莞施展才智、成就价值。

其中,自2015年起,东莞每年都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9届,通过一系列的高品质活动吸引海内外人才来莞创新创业,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进一步提升海内外人才在莞的参与感、荣誉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此外,东莞特别重视大学生人才引进,2022年积极开展“十校百人”实习计划、城市人才品牌推介会等活动,仅一年时间就从全国各地引进本科学历人才超15万人。

平台育才

研发机构培育8000多名创新人才

站上“双万”新起点,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上,各领域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

东莞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和人才链,积极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育平台搭建,推动高校、企业、服务机构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一体化、“保姆式”的服务,实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相辅相成。其中,打造各类人才平台1500多个,仅松山湖科学城就集聚博士人才超过5000人,初步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加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事业聚才、以平台育才。东莞拥有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有大湾区大学(筹)、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东莞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有73万家企业、1500多家各类人才平台,具有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其中,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等科研平台“强磁场”,集聚科研人才1700多名,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培养创新人才8000多名,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着力打造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构建教育、科研、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做深做实。六年来,推动423家企业、科研机构与国内外168所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吸引3573名联合培养研究生来莞培养,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68家,培育认定727名高水平本地企业导师队伍。

同时,积极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松山湖,累计引进超120个港澳项目在园区落地发展,汇聚港澳青年上百人。在滨海湾,引入149家粤港澳台企业,涵盖多个前沿新兴领域。

此外,强化技能人才培养,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整合东莞技师学院、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分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优势资源,紧扣全市500多万制造产业人口深入实施“百万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6年来累计培训产业工人超200万人次。

政策惠才

为人才创新创业

提供一揽子激励政策

作为一座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

“是人才 进莞来”显示出揽才的力度:只要你是人才,东莞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事业平台,来到东莞就一定有你追梦圆梦的舞台。“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2.0给出一揽子政策福利,让东莞成为人才干事创业的热土。

东莞全面落实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聚焦人才的工作、生活、学习、住房、创业、学历职称、技能提升等方面,出台了系列优待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扎根东莞追梦圆梦、安居乐业。

聚焦关键重点领域,东莞还“量身定制”配套政策,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在金融领域,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支持金融行业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技术人才,并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

在教育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对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给予20万-200万元引进奖励、4万-30万元提升奖励,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最高1.2万元学历提升补助。

在医疗卫生领域,实施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引进培养项目(最高500万元)、“东莞名医”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最高80万元)、医学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最高50万元)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最高15万元)。

在宣传思想文化方面,出台《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实施办法》《关于加强东莞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对一类、二类、三类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对象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项目扶持。

此外,东莞还加快建设技能人才队伍、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截至10月31日,累计向563家企业下放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权,评价职业技能等级22万人次;累计开发认定“东莞标准”128个,有587家单位、19.6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量居全省前列。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构建个人素质、工作业绩和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技师及高级技师自主评价模式,2000多人获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证书。

服务留才

累计发放优才卡22399张

“是人才 进莞来”“来了就是东莞人”。

东莞以服务留才,当好各类人才的“服务员”,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对接等工作,全力以赴解决人才关心的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全方位优化各项服务保障,让东莞成为广大人才的创新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

东莞建设市镇优才服务中心,打造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出台《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务服务、户籍办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便利、停居留和出入境、商事登记、金融、交通、就业、配偶安置、体育、旅游、科研通关、政策宣传支持、学习培训等24项服务。

东莞推出“一站式”人才服务,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各项优惠便利服务,彰显服务留才的满满诚意。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启用以来共为4.2万名高层次人才提供11万次服务。推动虎门、凤岗、长安、桥头、松山湖等33个镇街(园区)建成优才服务区。截至2023年11月底,东莞累计发放优才卡22399张,其中玉兰卡1347张、莞香卡21052张,为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生活、医疗、政务等方面提供11万次便捷服务。

如今,在东莞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可以在线受理14项人才补贴事项,并展示“服务荟聚、服务推送、人才政策、项目申报、优才服务、招聘服务、人才风采”7大板块内容,常态化推动各项人才奖补政策及人才服务精准推送。市委人才办还联合市公安局,在松山湖市民服务中心举行“东莞人才签注政策宣讲会暨上门服务活动”,为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人才代表讲解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新政策,并现场受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在生活方面,东莞还为人才推出安居保障、医疗保障、专项消费券等服务。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累计筹集人才住房8.87万套,面向人才配租公租房2.1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3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1.51套、重点及高端企业配套人才住房3.9万套。

2020年至2023年,东莞协调各镇街(园区)拿出4.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解决各类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其中,2023年,全市就提供1.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满足人才子女入学需求。

生活有补贴、就业有岗位、安居有实惠、创业有扶持、创新有奖励、发展有平台、服务有保障……聚焦“居住+生活+成长”,东莞着力构建有温度有力度的人才服务体系,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让人口优势转化成人才优势,引导人才与东莞共成长,与城市相互成就。

人才数据

●人才总量

截至2022年底,全市人才总量315.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2%,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高层次人才23.6万人,同比增加15.12%。

五年来,人才总量增加120.3万人,年均增长12.8%;高层次人才增长11万人,年均增长16.9%。

●高端人才

全市高端人才数量1702人。省创新科研团队40个,位居全省前列;市创新科研团队53个,团队核心成员303人;省领军人才22名、市领军人才108名、市特色人才1151名。

●制造业人才

截至2022年底,制造业人才总量118.9万人,同比增长5.9%;截至2023年7月,技能人才突破144万人。

人才补贴

●金融领域人才:金融行业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技术人才,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

●教育领域人才: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20万-200万元引进奖励、4万-30万元提升奖励,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最高1.2万元学历提升补助。

●医疗卫生领域人才: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最高500万元、“东莞名医”人才最高80万元、医学领军人才最高50万元、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最高15万元。

●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对一类、二类、三类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对象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项目扶持。

人才服务

●人才卡:截至2023年11月底,累计发放优才卡22399张,其中玉兰卡1347张、莞香卡21052张,共为超过1.5万名持卡人才提供4.75万次政务便捷服务。

●保障房:截至2023年10月累计筹集人才住房8.87万套。其中,面向人才配租的公租房2.1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3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1.51万套、重点及高端企业配套人才房3.9万套。

●健康体检:指定62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高层次人才及其直系亲属定点医疗服务定点医院,累计为1078名高层次人才提供就医服务,提供免费健康体检312人次。

●子女教育: 2020年至2023年,提供4.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用于解决各类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其中2023年,提供1.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保障人才子女入学。

(作者:梁毅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