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社区坚持把党建引领融入网格化管理全过程,不断优化网格设置、丰富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推动网格力量下沉、延伸,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贴心服务,实现以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助力社会治理全面提档升级。
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全力增强网格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基层治理存在群众诉求多、协调难,人手不足、经费有限等诸多问题。地处布吉中心繁华地段的木棉湾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社区总面积约0.55平方公里,总人口9115人,外来人员较多,人口流动较大。“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热情不高,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木棉湾社区党委副书记胡坚伟说。
此外,社区出租房扎堆,电动车乱停放、高空抛物等乱象频发,存在“人、房、车”难管控等问题。为解决治理难题,木棉湾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高效组建网格服务队伍,将辖区内的楼栋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吸纳到队伍中来,扎实推进基层网格化治理,助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结合社区治理实际,木棉湾社区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设专职网格员,并制定网格员责任清单,做好走访巡查、收集社情民意,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社区还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培训课程,引导网格员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基础信息的采集员、安全隐患的巡查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全力增强网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其中,社区网格员廖子辉获评“深圳市第五届百优社区网格员”荣誉称号。
“如今,社区党委通过扎实推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党员群众等职能作用,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果有效提升。”胡坚伟表示。
“技防+人防”精准破局,解决高空抛物难题
高空抛物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严重威胁着群众“头顶上的安全”,不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也让邻里关系、社会风气遭到破坏。今年来,木棉湾社区通过架起小区上空的探头,成立“楼栋随手拍”宣传小组等,实现技防人防双管齐下,全面治理“悬在小区楼顶上空的痛”。
以社区新都汇小区为例。针对小区居民反馈的高空抛物问题,木棉湾社区积极协调小区物业负责人推进摄像头安装事宜,经过社区党委多次和物业沟通,最后动用小区本体维修基金进行高空抛物摄像头的安装,目前已验收启用。
同时,社区党委牵头邀请小区党员、退伍军人、互助会家庭成员,热心义工骨干、居民、物业公司成立“楼栋随手拍”宣传小组,针对高空抛物、烟头乱扔等不文明行为随时在微信群反映,社区党委及物业针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治,并定期开展小区宣传倡导行动,呼吁居民行文明之举、建文明社区。今年以来,该小区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已明显减少。
“通过技防+人防多措并举,社区高空抛物现象基本消失,有力守护居民‘头顶上的安全’,也不断提高了居民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胡坚伟说,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把物业、业委会、居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治理合力。通过经常性、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帮助居民树立公德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拒绝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平安家园。
引导多元主体齐参与,走出社区善治新路径
为了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木棉湾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思路,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便民服务为导向,以共建共享为抓手,主动引导多元主体有序参与,从而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效能。
加强社校共建,打造社区“幸福圈”。木棉湾社区党委与辖区幼儿园深入联动,资源共享,为居民提供实惠服务。今年4月份以来,社区党委与乐贝思幼儿园持续合作,开展了“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共享快乐亲子时光”系列活动十余场次,链接资源为辖区学生及家长、老师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知识,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聚焦医社联动,实现服务入“网”。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木棉湾社区党委联合区二院开展医学影像宣传科普活动,为辖区特殊家庭提供公益CT检查活动,联合新都汇社康开展“学雷锋健康服务”活动,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社区的温暖。
围绕警网共建,全力创建宜居社区。2023年以来,木棉湾社区党委努力破除社区服务治理中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及时的壁障,更好地将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有效融合,全面开展警网共建,加强日常联动,如共同开展“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社区治安培训等,与社区警务室在信息采集、消防安全、治安治理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及时化解矛盾、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