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冬季能源保供启动:南海东部油田蓄足“气”势迎大考

深圳特区报 首席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
2023-11-03 14:24
摘要

自11月1日起,南海东部油田正式启动2023冬季保供工作,以“1天1船油”的高频次及每天超2300万方的天然气,为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和经济社会发展加“油”提“气”。

随着霜降已过,立冬将至,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已进入供暖季。记者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自11月1日起,南海东部油田正式启动2023冬季保供工作,以“1天1船油”的高频次及每天超2300万方的天然气,为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和经济社会发展加“油”提“气”。

南海东部油田荔湾3-1平台

汇聚深海油气,输送千家万户。刚刚进入11月,南海东部油田就迎来了更加繁忙的作业景象。8座移动式钻井平台、超60艘各类船舶开足马力,7400多名海上作业人员枕戈待旦,全海域开发井、调整井和增产措施作业点创历史同期之最……

南海东部油田正锚定“60天”油气产量攻坚目标,统筹推进生产经营和保供工作,扛起责任、狠抓落实,着力推动世界一流深水油田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南海东部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白云气田坚持立足海上天然气增储上产,确保海陆管网安全稳定运行,千方百计保障采暖季天然气供应平稳近4年,气田天然气年产量保持在60亿方以上,天然气累计外输量突破600亿方,占广东省天然气历年消费总量的1/5,低碳、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惠及粤港澳大湾区10个城市100余家企业和8000多万人口。

技术人员检测系统运行情况

超前谋划 夯实基础 打造安全生产经营世界一流示范区

白云气田提前制定2023~2024年天然气保供实施方案,成立应急保供领导小组并建立保供应急机制。各海上生产平台、陆岸处理终端从思想上进入保供思维,从管理上压实保供责任,从技术上匹配保供要求,全方位备足冬季保供“软”“硬”件,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保得住、稳得久”。此外,白云气田持续推进地面系统优化完善工作,加快地面系统改扩建进度,编制专项检修计划,坚决消除天然气保供的“肠梗阻”,从场站、设备、电力、仪表和工程建设施工等方面安全高效完成检修工作。

技术人员对罐体进行涂覆作业

周密部署 靶向发力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世界一流示范区

白云气田在做好大气量生产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天然气上产对策和气井精细管理措施,强化产量指标,深入气藏挖潜,推动科技创新,优化气井生产动态监测,全力保障气田稳产增产,以适应气田短期能调峰,长期能稳产的天然气生产特点。

今年,白云气田通过创新整体挖潜开发模式,成功推动2口批钻调整井顺利投产,同时全面推进降压开采项目及设施设备升级改造,进一步释放地下产能。番禺34-1气田产能释放提升38%,日处理量突破400万方。历时4年打造的国内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正式广泛应用于气田群调整挖潜、降压开采及产量联动优化等多种场景整体,预计提高全气田采收率3%-5%。

横琴终端

源头管控 提升质效 打造绿色低碳环保世界一流示范区

白云气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集约化发展、提高能效和资源利用水平为抓手,深入推进绿色工厂建设 ,坚持节能降耗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为大湾区发展注入绿色低碳动力。

今年1月,南海东部油田首个新能源示范项目——珠海高栏终端光伏发电项目完成项目施工与并网测试正式投运。10月,中国海油首个依托在生产设施建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启动,建设1套20万吨级液态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让海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废为保”,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在亚洲最大油气生产平台荔湾3-1平台,放空气回收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日前完成建造,进入调试阶段。至此,白云气田实现了4个设施的放空气系统再升级,预计每年可回收天然气约1018万方,凝析油约600吨,年减碳量达到2.65万吨。

南海东部油田将持续压实压紧主体责任,从严从细抓好安全工作,加快油气保供运行节奏、加强生产动态跟踪管理等,以充足油气保障千家万户温暖过冬。

(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作者:首席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