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油田迎来40岁生日 加快实现海洋能源科技自立自强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
2023-06-29 17:17
摘要

6月29日,南海东部油田迎来40岁生日。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的该油田,已成为中国第七大油田、海上第二大油气生产基地,累计生产油气超过3.5亿吨油当量。

6月29日,南海东部油田迎来40岁生日。

40年深耕蓝海,位于珠江口盆地东部、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的南海东部油田,已发展为中国第七大油田、海上第二大油气生产基地,累计生产油气超过3.5亿吨油当量,打造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重要的战略发展基地,加快实现海洋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广东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南海东部油田作业场景。

40年砥砺奋进,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从对外合作到自主经营,培养出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自主科技攻关能力。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开展“海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技术”等“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取得国家级、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达3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75项、软件著作权16项,通过破解一系列深水油田开发的世界级难题,掌握了大型深水油田群开发的核心技术,培养锻造了一批深水田开发的精英人才,形成了深水油田开发的“中国样本”,对海上能源科技进步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南海东部油田作业场景。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科技信息化部总经理梁卫介绍说:“公司坚持目标需求导向,持续完善数字科技规划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施设备国产化、数字化建设、绿色低碳新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对南海东部油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正逐步增强。”

近年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以“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为抓手,围绕“专家+技术领军人+卓越工程师”三个层次全力实施自研攻关,不断向关键核心技术发起攻关,实现从引进吸收、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诸多跨越。我国首个海上油田智能生产指挥中心完成建设,我国海上油气田首次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和装备空白;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中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开拓出新路。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示范应用于深水水下采油树、3000方大排量潜油电泵、亚洲最大原油钻采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带动了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我国首艘智能型FPSO“海洋石油123”号日前完成陆地建造,未来将服役于南海东部油田陆丰12-3平台。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不断整合、拓宽,创新的资源和渠道。2021年以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累计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科研院校、科技企业等开展大型交流活动十余次,成功搭建政企资源沟通平台,确保科技创新政策红利用好用足,充分发挥了广东省海洋油气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全面成长。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永宾表示,数字科技创新已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将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的高品质能源需求。

(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原标题《打造数字能源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南海东部油田迎来40岁生日》)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