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8日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南海东部油田紧抓“老油田硬稳产、新油田快上产”,累计油气产量超计划约8%,创历年同期新高,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工业总产值超过190亿元,在油价逆行的情况下奋力超额完成深圳市预测指标,喜获首季“开门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海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的起步之年。跑好起步“第一棒”,立好全年“风向标”,南海东部油田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实施新一轮油气增储上产战略行动,全力加快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转化,坚决扛起端牢能源饭碗的政治责任。
在这个春天里,粤港澳大湾区吹响“拼经济”的号角,南海东部油田抢先抓早、稳中求进,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和能源保供力度,41座海上设施、17个钻完井作业点、约60艘船舶,近7000人鏖战春耕;深圳、珠海等地4处建造场地,近4000人投身项目一线,用实干拼实绩、以高效创高峰,让滚滚油气化为“工业血液”奔腾九州。
奋力守护能源安全 为大湾区建设加油争气
2023年伊始,南海东部油田天然气日外输量稳定在2000万方以上,海上原油外输保持“1天1船”的高频率,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一季度,南海东部油田累计供应天然气超20亿立方米,圆满完成去冬今春保供任务;外输原油、凝析油等石油液体达111船次,同比增加约28%,创历年同期新高,掀起新一轮增储上产热潮。
钻机声声,昼夜不息。南海东部油田一线员工群策群力,压茬推进勘探井、开发井、调整井等多个项目,第一季度累计钻井36口、完井26口,完成钻井进尺约15万米,相当于钻穿近17座珠穆朗玛峰,跑出历年最快速度。
“海龙9号”钻井平台,在惠州凹陷西江区块圆满完成年度勘探井作业,有望收获年度首个勘探商业发现;“南海二号”“南海五号”两个钻井平台日进尺连破千米……
油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资源发现高质量。2023年初以来,勘探井团队持续加强作业风险分析,多轮优化项目方案,提升应急演练频率,抢抓良好作业窗口,在井深增加6.5%的情况下,机械钻速提升5.7%,提速提效显著,全力打好勘探进攻战。
3月27日,西江23-1油田新一口调整井投产,这是南海东部油田2023年投产的第14口调整井。整个一季度,南海东部油田调整井累计增油超7万吨,投产井数和增油量创历年同期新高,进一步夯实了在生产油田产量“基本盘”。
面对作业难度大、钻机设备老旧、作业队伍紧缺等一系列挑战,项目团队积极筹划,加大调整井研究及实施力度,在协调井队资源、优化作业顺序、积极创造开钻条件上下功夫,在已投产的调整井中,番禺4-2油田、恩平18-1油田和惠州26-1油田实施调整井挖潜成效显著,平均单井初产和高产井井数远超设计预期。
新项目加力提速 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声”
3月下旬,万吨级的恩平20-4平台导管架精准下水“安家”,成为南海东部海域历年最早完成海上安装的大型装备。
这也是南海东部油田新项目建设开局即“狂飙”的缩影。当前,在深圳、珠海、青岛等建造场地,6座海上设施同时建造,海油人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2023年,南海东部油田将扎实推进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恩平15-1油田群开发项目、陆惠西油田群联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重点产能项目,有望实现3个新油田投产,预计贡献油气产能约190万吨,着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发展新动能。
塔机高耸、导管蜿蜒,流花11-1深水导管架和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南北呼应,建造场地热火朝天。其中,深水导管架已建造四分之三,累积吊装重量超20000吨;圆筒形FPSO完成船体“双层底”合龙,5月底可实现主甲板贯通,建造进入全面加速期。
在2023年1月举办的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陆丰二期”作为南山区的重点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今年,陆惠西油田群联合开发项目计划新建3座导管架平台,陆丰8-1平台导管架已完成中心桁架合龙,上部组块总装马不停蹄;惠州26-6平台全面开工建造,将释放珠江口盆地自营勘探发现最大油气田的磅礴油气产能。
据悉,南海东部油田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在100亿元以上,油气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高位运行,不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
打造发展新模式 智慧赋能“扮靓”粤港澳
3月2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榜上有名,在2022年12月底被颁授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后,公司再以整个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南海东部油田油气年产量排名全国第七,在目前我国2000万吨级以上的大油田中,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是唯一一家整体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油气生产企业,代表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一手抓增储上产,一手抓全流程节能低碳。今年以来,南海东部油田继续坚持“源头管、过程控、末端治、清洁替”的工作思路,深挖油气生产节能降碳潜力,不断加大稳油控水、火炬治理、余热利用、机电设备能效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投入,用科技为绿色发展赋能。
第一季度,南海东部油田自主设计实施的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开钻,率先突破填补空白,未来可实现“岸碳入海”;珠海高栏天然气处理终端投运首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此外,深远海漂浮式风力发电、天然气工艺脱碳产品化回收利用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
“绿色项目”林立而起,“智慧海油”并驾齐驱。3月初,随着“海洋石油119”FPSO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接入,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基本具备“台风生产模式”,应对台风将更从容。
而在不久前,恩平油田、番禺油田生产操控中心项目也已顺利通过集团公司专家评审验收,标志着南海东部油田1个生产指挥中心、7个操控中心和N个海上区域控制中心所构成的“1+7+N”生产运营中心体系初步建成。
在3月30日举行的中国海油2023年科技和网信工作会上,南海东部油田一举斩获7项荣誉,创十年来最好成绩。公司干部员工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根大湾区拥抱深化改革浪潮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
据悉,“十四五”以来,南海东部油田持续完善科技体制机制配套,加大激励力度,创建多元化创新平台,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省市级科学技术奖4项、行业协会奖6项、集团科学技术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软件著作权156项
良好开局增信心,势头不减战全年。南海东部油田将进一步提振精神,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竞一流,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主动作为,奋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原标题《油气产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南海东部油田2023首季喜获“开门红”》)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