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王德军
2023-10-24 10:32

提要

文化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新时代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和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文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精神上主动、精神上强大,才能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支撑本民族由弱到强、生生不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不仅有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更有关于意义、价值方面的精神生活,而且精神生活才是真正人之为人的生活。物质是人生活的基础,文化是人生活的方向。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能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对美好生活来说,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生活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展示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建立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方向的现代文化模式,创造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和精神命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而不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建设文化强国,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此,要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新、与时俱进的。

“两个结合”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两个结合”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用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成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思想入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所进行的文明创造并非抛弃传统,亦非简单复古,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古老文明传统赋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在薪火相传中开拓创新,建构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的文明体系和价值体系。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

中国式现代化所呈现出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生成的,它既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又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现代化的价值转换,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精神特质。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向世界生动表达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与人文理想,重新定义了人类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价值内涵及其导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实践,就是要以更加积极的主体心态去融入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世界历史进程中,并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激活自身的文化传统,以蓬勃的生命力去勇敢面对各种时代挑战。文化强国建设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做好“七个着力”,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面向未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美好生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K184637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