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5月22日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已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延伸到德国杜伊斯堡!截至10月11日,累计发出11趟班列,累计货运量451柜,累计货值超2500万美元。这意味着我市开行的中欧班列已经常态化,并深入到欧洲腹地,成为促进中欧贸易的新桥梁。这是13日记者从物博会“铁水联运”论坛上获悉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22日开出的首趟“深圳——明斯克”中欧班列是我市贯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该班列于6月5日驶达白俄罗斯明斯克,由于班列时效上比海运节省 20天,在运价上比空运低 85.7%市场需求量快速扩张,7月8日该班列就由明斯克延伸至德国杜伊斯堡。
论坛上,班列经营方朗华有关负责人称,该班列刚开始时,不少人担心它是否能持续开下去,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班列货源充足,中兴通讯、富士康科技、惠普电脑、大疆无人机、小米手机、西门子科技、博世电器等是深圳中欧班列重点客户。目前班列每趟运营41-50个集装箱,由深圳到德国杜伊斯堡,路线总长约13000公里,实行每周单线(出口)运输,频次为一周一班。计划在10月底实施进出口双向运输,11月达到每周两班出口一班进口,12月实现每周双向对开。预计每年为深圳增加300亿美元的外贸增量。
论坛上,市交委副主任温文华对朗华保证深圳中欧班列正常运行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其是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希望该企业进一步拓展中欧两地货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日的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机遇与挑战。来自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重庆市政府物流办、UPS、拉脱维亚铁路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论坛上还讨论了中欧班列目前营运中出现的问题,如中欧班列双向货物如何平衡?未来有没有可能进一步缩短运输时间。
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