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细看,趁香港还有骑楼|深港书评·香岛繁花
晶报统筹 伍岭
2023-06-27 08:49

■晴晴

在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曾遍布骑楼式楼宇,它们毗连而建,用石柱支撑楼上伸出的空间,如同“骑”在行人路上。地铺前面形成一条有盖的行人路,为途人遮阳挡雨,楼上住宅又可增加空间。但随着城市发展,旧区重建,唐楼变成高厦,香港骑楼似乎已经悄悄走进了历史。

但,真的是悄悄吗?

近十多年来,香港社会上掀起本地史热潮,市民对旧建筑拥有一份情怀,特别是满载集体回忆的城市景观。香港中华书局在这些年出版了不少香港旧建筑相关的书。于2015年出版的《香港骑楼》便是其中之一,为了留住消失中的骑楼倩影,两位作者收集了大量相片和数据,尝试用图像记录一个时代的港人集体回忆。

今年,作者又重新走访书中骑楼,像拜访一个个老朋友般──他们日子过得怎样?胳膊腿有没有退化?是否依旧安在?于是,便有了《香港骑楼》(第二版)。

《香港骑楼》林蔓莉 王新源 著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3年5月

让我们跟着作者来看看香港骑楼的前世今生。

骑楼的“出生”

十八世纪下半叶,去到印度南部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的英国人,为了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便借鉴了当地加宽屋檐的做法,在住宅前加建外廊用以遮阳,这种建筑很快被当地人效仿并称之为“verandah”,亦被拼写为“veranda”。“verandah”一字源于当地方言,在1822年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的词典中还只是被解释为“晒台”。英文解释为“where things may be dried in the sun”,意即“阳光下晾干物品的地方”。直到1868年在香港出版了第一本华人编著的英汉词典中(作者邝其照又名邝全福),才首次被翻译成“露台、天台、骑楼”。由此可见,现在的回廊“verandah”这个词早期亦被翻译作骑楼。“verandah”词义的演变,证明这种利用外廊遮阳的建筑物极有可能就是现在骑楼的前身。

鸦片战争后,这种建筑风格于香港出现,最类似骑楼的香港遗迹可追溯到1859年建造的旧赤柱警署,这类建筑或许就是香港骑楼的雏形。香港骑楼是英治时期的特色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后的产物,不一定从东南亚传入,二者之间应是以英国殖民者为媒介互相影响的,并经香港不断北上,传至广州等地。

与广州式骑楼不同,由于香港曾为英国所管治,民居骑楼留存着官立建筑特色。像现存的香港公园的旗杆屋(建于1846年)、深水埗医局(建于1963年)等等,这些建筑有类似传统骑楼的特征,而在传统骑楼身上亦可看到这类建筑物的风格特征。

▲九龙旺角上海街骑楼群。

骑楼的“成长”

骑楼多见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1960年代的中国南方地区──因为气候湿热,夏季温度高、降水量大、台风较频繁,像骑楼这类具有防雨、防风、防晒功能的建筑自然而然成为主流。

香港曾经到处遍布骑楼街。骑楼式建筑常见于唐楼,一般是建筑物下层以若干根石柱支撑,形成走廊或行人路;底层多为店铺使用,二楼以上则为住宅。为了能够充分采光,骑楼一楼以上的建筑墙面镶满了玻璃窗。商住混用是香港骑楼的一大特色。

以前笔者对骑楼实在不甚偏爱。原因很简单:没有在骑楼居住过,也不曾在骑楼地铺打过酱油。没有经历,便没有怀念。

后来书编多了,在整理一些旧照片时,总看见旧日香港的骑楼街景:骑楼底下为生计奔波的市民来来往往,马路上车水马龙;往上望,可能在髹上绿漆的木窗或铁窗框边,悄然伸出几根竹竿,晾着三两件衣服;而骑楼柱与柱之间踩着稳定的节奏,延伸至长街尽处的灭点。如此这般,充满烟火气的繁华,也有漫漶时光的美。

再后来,有次去广州旅行,并不是专门去寻,但一抬头,忽然间整条骑楼街撞入眼中,立体的、实在的。所有影像在那一刻似乎终于找到了历史的落脚点。

在编《香港骑楼》(第二版)时,笔者竟发现自身经历与作者出奇一致。作者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一排排三四层高的骑楼,早期的香港人衣食住行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进行的。后来偶有机会游览广东等地,才发现这样的景象原来就是广东各地的缩影。”广州目前仍保留着不计其数的骑楼,完整的骑楼街景至今尚存,如上下九步行街、人民南路等。

因此,没深入了解的人常常用“广州式骑楼”来形容香港骑楼,其实不然,广州式骑楼普遍被认为于1920年代才出现,但从本书图片中可见,香港的骑楼群在十九世纪末已经普遍存在了,当中最经典的骑楼莫过于现在保育良好的和昌大押。

▲香港岛湾仔庄士敦道60至66号四层高骑楼建于1888年左右,是有记载的香港仍存在的最早骑楼,这是该建筑活化修复前的照片。摄于2002年。

现称“和昌大押”的骑楼位于香港湾仔庄士敦道60至66号,由四幢相连、设有长廊式阳台的楼宇组成,楼高四层,分别建于1888至1900年代,土地由填海所得,建筑物已有逾百年历史。当年,庄士敦道66号“和昌大押”的原主人为裕泰兴创办人香港当铺大王罗肇唐,64号由“余氏宗亲会”于1966年购入,地铺为“均记”雀鸟店,回廊天花挂满鸟笼,传出吱吱喳喳的叫声。至于62号及60号A地铺则先后由百货商店、时装店及美容店所据。

骑楼的“死亡”与“重生”

骑楼作为商住两用的建筑,一开始绝非什么天姿国色的建筑艺术品。它跟你和我以及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懵懵懂懂地出生,营营役役地生活。突然有天,发现自己老了,木窗和铁窗上尽是岁月痕迹,山花的雕饰被磨平,外墙斑驳,楼柱柱身广告字眼换了一茬又一茬,已不成样子。从前在马路对面的、在身旁两侧的其他骑楼,一幢幢逐渐消失;一看新来的朋友,个个高大靓丽,年轻时髦。

作者说:“为数不多的骑楼,散落于高楼矗立的石屎森林中,倒也形成一道香港独有的新旧交织的风景,亦造就了密集楼宇间‘矮小美’的格调与美丽的转角。”是实话,也难掩唏嘘。

▲旺角砵兰街130/132号两幢相连的三层高骑楼,摄于2012年,如今已经拆除消失。

书中的骑楼主要是在2012年开始记录,因出版第二版的缘故,作者重新巡访了书中的所有位置,赫然发现,许多骑楼面目全非。岁月更迭,尤其在业主、租客和商户的任意修葺下,为了拥有更大的室内空间,很多人会把阳台以窗封上,在顶楼搭建铁皮屋,便难免在过程中毁坏部分结构,甚至把具有历史价值的部分直接拆掉。

当然最受瞩目的变化是彻底消失。在书中收录的100幢香港骑楼中,过去十年间,已经有超过10幢骑楼消失于世。

近年,香港特区政府对环境保育愈加关注,终于也留意到了这些“夹缝求生”的骑楼的价值,并将其中部分骑楼列为历史建筑进行保育。像建于1930年代的皇后大道东186至190号的骑楼,是为数不多的三幢相连式骑楼,现已完成活化,正式租予香港传统饼食的奇华饼家为旗舰店。另外,上海街的骑楼活化项目也已完成,成为年轻的消闲文创区。

关于保育,那又是另一个充满学问的课题。保育不能够一味追求时尚艳丽,而需要确保“修旧如旧”,才能让古迹焕发光彩。上述两个保育项目,笔者也曾到访,由里到外转了几圈,确实有非现代建筑能带来的复古与精致质感。但与旧照片一对比,似乎又少了点什么。

建筑物的一生,与人相似,生老病死都不缺,社会与生活会赋予它们经历、磨炼、伤害,时光终将这些酿成细水长流的故事感。

有故事的人,和有故事的建筑,都很迷人。

人都爱听故事。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统筹 伍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