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律所缘何密集落户深圳? 近3年8家外国律所驻华代表处在深设立,占全国新批总量近半数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08-18 07: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本土律师涉外法律服务的专业实力。

近日,司法部发布公告,批准1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在深圳设立驻华代表处,这已是今年第4家获批在深设立的外国律所驻华代表处。记者从深圳市司法局获悉,还有2家外国律所正在积极申请落户深圳。

自2023年以来,司法部共批准17家外国律所设立驻华代表处,其中有8家在深圳,占比近半数。

外国律所缘何纷至沓来?深圳靠什么吸引他们?答案就藏在深圳的城市发展密码里。这也印证着深圳法律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正在跨越式提升。

前瞻性布局:看好深圳更加活跃的经济

此次新获批的是波兰高柏歌岚律师事务所驻深圳代表处,将落户前海,该律所成为首家在国内设立驻华代表处的东欧律所。在深圳,前海是汇聚外国律所最多的地方。

“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在申请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海便捷高效的服务。”波兰高柏歌岚律师事务所中国顾问张天泽告诉记者,前海拥有法治营商环境与集聚效应的双重优势,这里构建了全国领先的全链条法治生态,也大力支持高端法律服务业落户,有着优越的法治环境。

去年,前海出台了专门的实施办法,支持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高端法律服务业集聚,其中规定境外知名律所在前海设立代表机构的,可申请资金、物业等落户支持。

波兰高柏歌岚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5年,是波兰最大的综合性律所之一,擅长国际仲裁、商业诉讼及金融法律事务,服务范围广泛,不仅为法国农业信贷、波兰石油公司、德国铁路等国际企业提供服务,还为多家中国知名企业客户提供跨境法律服务。

张天泽表示,深圳的经济更加活跃、规模化,除了大型企业,还有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有涉外的经济业务,都存在涉外法律需求,有的需求没有得到匹配,有的没有被充分发掘。希望能立足欧洲乃至全球,为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更务实的服务,用法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外国律所优选地:企业“家门口”机遇多,客户主动联系

越来越多的国际律所将目光投向这座“创新之城”,抢占发展新机遇。

2023年以来,外国律所来深设立驻华代表处的数量大增,英国夏礼文、新加坡立杰、美国博钦等知名外国律所接连落户,目前,深圳已有10家外国律所驻深圳代表处。与此同时,外国律所在深圳瞄准的业务领域也越来越多元,从知识产权拓展至商事非诉、跨境法律服务、国际仲裁、企业合规等。

这些外国律所在深圳发展如何?给深圳带来了什么?

“几乎每个月都有企业直接打电话或者发邮件过来,要么进行咨询,要么遇到情况需要帮助,这些企业是以前没有业务往来的,不是律所原有客户却主动联系洽谈业务的情况不多见,足见企业有切实的法律需求。”英国夏礼文律师事务所驻深圳代表处已开业一年多了,该代表处首席代表、合伙人孙晋军高兴地说,深圳一家航运企业就是这样找到他们达成了委托,律所快速帮助企业解决了在国外遇到的船舶碰撞纠纷。

“深圳企业对国际律所很感兴趣,更像是家门口的支持。”孙晋军表示,企业“走出去”后,面临跟国内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需要真正了解“出海地”法律等各方面环境的律所,国际律所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在全球的业务网络发达。

“外国律所来深设立办事处是市场行为,说明深圳企业对国际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比较旺盛。”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表示,深圳科创产业发达,产生了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一些中小企业也是“走出去”的生力军,外国律所来深圳可以在企业家门口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张斌认为,深圳正在成为外国律所设立驻华办事处的优选地。

政策前所未有:港澳律师涌进来,深圳律所闯世界

深圳是中国外贸第一城,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企业掀起“出海”的浪潮,构建高水平的国际化法律服务越发迫切,特别是解决当下企业“走出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

“积极探索涉外律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深圳拿出了真金白银招才引才。”深圳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出台了律师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前所未有的魄力,首次推动法治人才纳入人才奖励序列,对高水平涉外律师人才和律师事务所实施精准激励,对企业到境外投资给予法律服务方面的资金支持。并指导各区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形成了市区两级政策支撑体系。

深圳还以制度改革创新赋能涉外法治建设,开展了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试点。目前,深圳已有17家内地与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在深执业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达324名,总数占全省近六成,位居全省第一。

当外国律所在深圳大展拳脚之际,深圳本土律所也奋起直追,加速了国际化进程。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在深圳成立,着力培养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今年,深圳律师代理的全国首宗反外国制裁法诉讼案,帮助被美制裁企业追回近亿元货款,被写入2025年最高法工作报告,彰显了深圳本土律师涉外法律服务的专业实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