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姐”全名杨穗昌是深圳南山海事局政务中心的“政务之花”“定海神针”和知识宝藏。她在海事工作三十余年,“政务审批有不懂的找杨姐,遇到什么棘手的难题找杨姐”成为了政务中心年轻人的习惯。
她坚守“安全”底线,严把水工项目“准入关”,接到每项水工申请,都仔细核对,查海图、定坐标、验证书,严把审核关,确保辖区年均60单水工项目高质量安全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港航经济发展,她与同事们共同研究推出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审批容缺办理等政务服务便民措施十余项,保障年均0.94万艘国际航行船舶高效通关,为行政相对人减免6万份材料、节省约5500小时,减轻企业运行成本1.9亿元。
解民忧办实事,温暖群众的“贴心人”
“群众的事情没有小事”,杨姐把窗口当成自己的家,把前来办事的群众当成家人,总是耐心答复每一件业务咨询,细心为群众办理每一项业务,真心为相对人解难题办实事。2020年疫情突袭,很多外地同事因疫情阻隔不能按时到岗,她主动请缨,坚守政务窗口,确保了海事政务服务不间断。一天临近下班,政务中心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杨姐,自升式钻井平台计划9号拖带进港,但正好周末,拖带和航警申报怎么办?” 辖区一代理焦急地咨询,“别着急,咱们一起想办法。”接到这一情况,杨姐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考虑到疫情,深圳南山海事局开展专题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以“不见面”研讨的方式对该作业拖带方案和通航安全保障措施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完善意见,为作业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帮助代理尽早完成申报,避免平台在海上等候而给船东带来巨额成本,杨姐全程跟踪作业计划和申报材料准备情况,耐心指导代理使用海事“一网通办”平台,主动联系运维后台协助解决系统故障问题,最终将办结时长从法定的5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保障平台高效拖带进港。
强素质提质量,规范执法的“质检员”
公正规范是海事执法工作的生命线。深圳南山海事局辖区码头种类齐全、各类船舶在港作业活动繁多,这要求政务中心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为此,她组织政务研究团队整理审批要点、明确审批标准,收集一线同志的审批经验,形成包含5大类25个子文档的《政务工作标准化指导手册》并动态更新。在工作中,她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利用政务中心“四点半课堂”,以政务大厅为培训地点,以灵活、高效的形式组织开展内部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政务岗位人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过每月开展常态化督察及时发现整改审批不规范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必通报必整改必复查”,将执法不规范行为发生率降至最低。
“深耕细作笃前行,青春无悔保平安”。面对行政相对人的肯定和感谢,杨姐总是笑笑说:“没什么,你们能顺利开工,安全完工,我也开心,海事政务人不就是干这个的嘛!”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人民为中心”理念,用卅年青春谱写了平凡而美丽的海事政务服务新篇章。
(原标题《海事政务之花”三十年红艳艳——记深圳南山海事局政务中心杨穗昌》)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