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栗战书汪洋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赵乐际主持大会
听取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等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习近平步入会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初春的北京,生机盎然、万象更新。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赵乐际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李干杰、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李强、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77人。5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948人,缺席2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赵乐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在军乐队的伴奏下高唱国歌。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2个部分:一、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二、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这些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直面问题挑战,尽心竭力改进政府工作,不负人民重托。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李克强提出了几项重点: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六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七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八是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报告中,李克强还就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阐述。
李克强的报告赢得热烈的掌声。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指出,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说明指出,修改立法法是新时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法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执行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总结新时代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实践经验,更好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的现实需要。立法法修正草案共37条。一是完善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是明确合宪性审查相关要求;三是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四是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五是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补充相关内容;六是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权限和程序;七是完善备案审查制度。
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设立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马兴瑞、王毅、尹力、石泰峰、刘鹤、刘国中、许其亮、孙春兰、李书磊、杨晓渡、何卫东、何立峰、张又侠、张国清、陈文清、陈吉宁、陈敏尔、胡春华、袁家军、黄坤明、刘金国、王小洪、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白玛赤林、魏凤和、王勇、赵克志、周强、张军、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苏辉、辜胜阻、刘新成、邵鸿、高云龙,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尚福、刘振立、苗华、张升民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列席大会。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各人民团体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了大会。
外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编辑 关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范京蓉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