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也探寻过隐秘角落里的历史遗迹。李凌云尝试用脚步来丈量深圳的文化广度,深耕深圳城市研究领域。城市规划师、园艺师、策展人……有着多种职业标签的她,从深圳城市文化的研究者,到守护者,再成为传承者,她一埋头,就是7年光景。
李凌云
活化建筑遗产 保住城市记忆
3月刚至,粤海城金啤坊已然如六月天般炙热,这个新晋深圳“网红打卡地”火遍社交媒体,人们闻讯而来,参观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感受工业遗址蜕变带来的空间魅力。
李凌云也曾是这个展览的一分子。2017年,她参与策划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龙华上围分展场《村城突围》,招引数十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进驻,在上围老村内对破旧的老建筑进行活化。
李凌云调研走访深圳众多古村落,积累丰富考古资料。
为了摸清深圳城市文化家底,她花了三年时间对深圳各区进行相关研究。在调研走访深圳客家围屋时,李凌云了解到深圳众多古村落不为人知的移民历史,这些客家民居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如观澜的杨氏围屋。
此次深圳文化寻根之旅为她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她将这些知识沉淀为一系列深圳本土文化的工作坊,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打造共建花园 培育城市园丁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近年来,深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李凌云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还致力于创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让一块块城市边角地焕发新生,变成人人都能参与建设的花园。
去年,她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内湖公园,打造了一处共建花园——巴比龙花园。这是一座蝴蝶生境科普花园,针对蝴蝶不同生长阶段营造不同环境,并在建造中融入了沙井广府蚝壳屋、坪山客家围堡等深圳特色元素。
李凌云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内湖公园打造的共建花园——巴比龙花园。
“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能参与到城市的建设里。”李凌云说道。她让居民参与蝴蝶生境的花园建设以及排练蝴蝶戏剧,从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昆虫入手,带他们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的影响。
巴比龙花园。
巴比龙花园。
她还开展了社区规划师与可持续园艺师的培育计划,让他们学会因地制宜打造社区园林景观,实现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观察外部世界 永远保持好奇
过往的从业经历,让她经常以人类学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人与事。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李凌云总是习惯性开启“调研”状态,第一件事就是考查一下当地交通,然后再去菜市场、街头巷尾等与本地文化有关联的场所。自身旺盛的好奇心,驱使她不断地探索城市文化,在朋友眼里,她是深圳城中村的“百科全书”,村子里都藏着哪些产业,她了如指掌。
在做过的项目中,李凌云都往里埋了一条“线”,在她看来,公共教育扎根越深,生长得越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城市园丁”李凌云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