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 为什么信任科学,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晶报
2022-11-28 13:34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我们为什么信任科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问题。根据科学哲学家的意见,从哲学上进行“我们应该信任科学”的论证,至今无法令人满意。还有一些人甚至认为“20世纪以来,从知识论上为科学的辩护彻底失败”。但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无数的人相信科学。

如果问他们,“你为什么相信科学?”绝大多数人肯定不会回答“因为从哲学上为科学的辩护是成功的,所以我相信科学”,他们或许会反问:“相信科学还需要理由吗?”实际上,他们相信科学,绝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从小受的教育使然,人云亦云而已。

如果你钻定了牛角尖,就是死活想要一个相信科学的理由,那绝大部分人是无法给你这个理由的,绝大部分科学家也无法给你这个理由。

科学哲学家的专业理由

有的科学哲学家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对自己说:我就不信这个邪!难道我们就找不出一个让人相信科学的像样理由了吗?

美国女科学哲学家内奥米·奥雷斯克斯攒了一本书《为什么信任科学》,打算堂堂正正地给大家讲讲“我们为什么要信任科学”的理由。

她找到的最重要的理由是这样的:她认为,一直存在于教科书和公众对科学的想象中的观点是:“科学家们遵循一个魔法公式(科学方法)来保证结果”,她对这种信任科学的理由嗤之以鼻,因为“它经不起历史的推敲”。而能够说服她的理由是:“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是,把科学描绘成专家们共同的活动,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经验证据,并批判性地审查由此得出的主张”。她所谓的“对科学主张的批判性审查”,也就是她强调的科学的“社会属性”,这被她充满赞誉地描述为:“由训练有素、资格齐备的专家组成的群体中,通过专门的制度以集体的方式运作,如同行评议的专业期刊、专业工作坊、科学社团年会和服务于政策目的的科学评估。”

哲学家说话,当然得有哲学范儿,我们都很熟悉,上面这段话就是对科学界“同行评议”的理想化描述。如果剥开那些学术话语的包装,根据她给出的递进关系,她陈述的这条理由用大白话说出来,其实就是:科学之所以值得信任是因为它有同行评议。

问题是,这能说服我们吗?同行评议能摒除学术偏见、利害考虑、个人情感的种种干扰吗?更何况,科学“顶刊”上发表的经过同行评议但后来却被判定为造假、剽窃而遭撤稿的论文还少吗?还有那些名垂青史的“伟大的论文”,发表前却并未经过同行评议(例如195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论文)。

实际上,将明白易懂的“同行评议”表述成“科学的社会属性”这样一大段弯弯绕的学术黑话,并不能为她的论证增加丝毫说服力。

普通人的非专业理由

普通人通常不会像科学哲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也不会找“同行评议”作为理由。更理性一些的人会因为“科学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生活”这个朴素的理由而相信科学。这个理由确实非常朴素——事实上它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真正带给我们现代化生活的其实都是技术,只是我们一直习惯于将技术的成就算到科学的账上而已。

由于我们习惯将技术成就算到科学账上,在许多人的习惯思维中,会出现这样一幕:当他乘坐高铁舒适快捷旅行时,他感叹说:这就是科学的成就啊!于是他对于黑洞、引力波、弦理论等也都深信不疑了。可是高铁明明是技术,而且和黑洞、引力波、弦理论等没有丝毫关系——难道有人能证明高铁是建立在黑洞理论基础上的吗?那么他信任科学的逻辑依据在哪里呢?

如果我们同意将科学和技术视为两个平行系统,那就不难发现,是否信任技术的问题比是否信任科学的问题简单得多。

我们考虑是否信任技术时,通常都是考虑一项一项的具体技术,这就非常简单——管用的技术就信任,不管用的就改进或废弃。可是当我们谈论“是否信任科学”时,却总是将科学视为一个整体,所以你如果表示信任科学,那么以科学的名义做的一切事、说的一切话,你就都要信任。这种局面,风险不是很明显吗?

因为技术相信科学,这能成立吗?

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科学哲学家,看来也是愿意将科学和技术有所区分的,她举的技术例子是“管道安装”,这确实明显属于应用技术。她认为:“将科学(在这里包括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与诸如管道安装等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是对各种观点进行社会审查的中心地位。”她的意思等于是说:科学有同行评议,而技术没有同行评议。区分科学和技术的关键指标居然是有没有同行评议!

不过她的这个说法虽然相当出人意表,其实倒也不是十分荒谬。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可能真的不需要同行评议——实际效果就检验了技术的成败。而科学恰恰因为缺乏这样的实效检验,所以不得不求助于事实上漏洞百出的同行评议。

讨论或思考“我们为什么信任科学”这个问题,看上去有点像是没事找事,其实却是相当富有启发性的。不过这种启发的实际后果,可能经常与提出问题的人所期望的大相径庭。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从未主张我们不要相信科学。我在本文中只是指出了两点:一、“因为科学有同行评议,所以我们应该相信科学”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无论从逻辑还是社会学的角度看都是如此)。二、是各种实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生活,但这实际上只是给了我们相信技术的理由。

所以“为什么信任科学”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深刻的问题,还远远未能得到解决。虽然在实际生活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将这个问题悬置起来,但这当然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接受任何错误的答案。

(原标题《聚光灯 | 为什么信任科学,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甘霖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