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 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让科学精神蓬勃生长
晶报评论员 李跃
2022-10-28 12:5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这样一段表述令人印象深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任。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是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样的定义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体到何为“科学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就是要“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是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是“科学”的。它反对愚昧与迷信,反对“四维八德”等封建伦理纲常;在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辩证法。

培育 “科学”文化,是深圳的天然使命

科学的对立面是迷信与伪科学。迷信主要指“盲目的相信”和“不理解的相信”。害怕未知东西、不愿意进行科学思考的人往往会容易接受迷信。伪科学是打着科学旗号的错误主张和说教。伪科学不是为了认知,不是要建立检验和描绘现实的理论体系,而是具有功利性的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

早在1934年,鲁迅先生为耳朵认字这个在中国相传已久的“小戏法”写了一篇题为《朋友》的杂文。他说,“我在小时候,看同学们变小戏法,‘耳中听字’呀,‘纸人出血’呀,很以为有趣。庙会时就有传授这些戏法的人,几枚铜元一件,学得来时,倒从此索然无味了。”但是,类似这样的简单的“小戏法”,在今天依然拥有不小的市场。

近年来,一些愚昧迷信和伪科学活动为掩人耳目,有的打着现代科学的旗号,有的扛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有的鼓吹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秘力量,诱使人们上当受骗。它们毒害人们心灵,污染社会风气,使一些落后、不健康、不文明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死灰复燃。

这样的现象也表明了弘扬“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唯有科学、理性和常识,才能帮助人们抵御愚昧与落后。

作为一座高科技发达的城市,一座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的城市,培育更加发达的“科学”文化,是深圳的一项天然使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更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座持续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的城市

深圳在推进科普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去年,中国科协发布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首次实现了对419个地市级行政区划单位全覆盖。调查显示,2020年深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1.1%。深圳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全国前三,较2017年18.3%提升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6%)、全省平均水平(12.79%)、珠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15.21%),这标志着深圳市科普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基础。

深圳已经通过深圳科普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深圳科技影视周等品牌科普活动,持续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接下来在推行科普、提升市民科学素养等方面,还可以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展现更大的作为。

比如,可以进一步创新中小学校园的科普教育。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是一项打基础的工程,重中之重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普教育,让孩子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

教育部下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认识空气”“水沸腾现象的观察”“西瓜虫有耳朵吗”……这些来自生活的科学现象都将成为生动的教学案例。数年前,一则这样的新闻引起了关注:三名四川巴中小学生偶然在乡下发现一种被称为“断肠草”的紫色开花植物很特别,于是成立兴趣小组一起研究,最终从中提炼出了可杀死三种常见害虫的提取物。凭借这一“生物农药”,他们获得了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对他们来说,奥秘无限的大自然就是一个科学教育大课堂。

我们从中得出的一个启示就是,尤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科学课可以与此前兴起的自然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上科学课的场所,未必要固定在教室里,让孩子们通过聆听、触摸、眼观、描述等方式亲近大自然,将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探究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一点点蓄积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指向的是科学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首设了全国第一个科幻周——深圳科幻周,其主题为“百年后的深圳”,打破科幻与大众、科幻与产业、科幻与国际化等壁垒,实现科幻破圈,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展现科幻与科普、科幻与创新、科幻与文学、科幻与艺术等融合之美。

想象力是科幻文化的重要内核,同样也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深圳是创新之都,高科技之都,是一座未来之城。如果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这么一座城市,既能从科学、文化、环境各个维度都能呈现未来想象力,并且持续将这想象力变成生产力,那一定是深圳。所以,深圳还可以多多开发激发想象力的课程与创意活动,毕竟,想象力以及好奇心是人类最基本的秉性。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将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要知道,学习科学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碎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由此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也即科学逻辑,它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思维、理性的思维,拒绝对经验与习惯盲目服从,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本质。而指向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深深地融入教育的血脉之中。

今年2月,《深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出台,提出到2025年,深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5%,形成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到2035年,深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全面提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勇当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排头兵。这样的愿景值得期待。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之一。深圳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崇高使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会在这片土地上更加蓬勃地生长。

(原标题《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让科学精神蓬勃生长》)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周梦璇

(作者:晶报评论员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